约5200字。
《游园惊梦》教学设计
一、导入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時,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为了一生一次的花期,执着的杜丽娘因梦而死,因梦复生。一出《游园惊梦》,唱哭了小青,听痴了黛玉,减价了《西厢》。《牡丹亭——游园》是本学期语文读本的篇目,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昆曲《游园》的欣赏课。
二、作者简介
汤显祖,明代人。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二十一岁时中举,文名渐隆,然因拒绝权相张居正的延揽而屡应会试不第。至张居正去世,才中进士。
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因为汤显祖是临川人所以“四梦”名为“临川四梦”,指的是——《牡丹亭》、《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
三、故事梗概
Q、之前我布置了个预习作业,现在就请同学起来用四五句话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牡丹亭》的主要情节。
A、太守的千金杜丽娘到花园游玩,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梦醒后她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三年后,柳梦梅去临安应试,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画像,和杜丽娘的鬼魂相会,并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但受到封建家长的反对,直至柳梦梅中了状元,由皇帝作主,事情才获得圆满解决。
Q、杜丽娘为什么不去主动追求幸福,而抑郁而死呢?
A、当时的社会不允许她追求幸福。封建礼教对女子的迫害在当时是十分普遍的。
传说当时俞二娘、冯小青等女子,在听了《牡丹亭》以后,因为深有同感,杜丽娘的痛苦也正是她自己的痛苦,最后伤情而死。可见封建社会的女子婚姻悲剧是相当普遍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杜丽娘到花园游玩的经过。
《游园》的前一出叫《闺塾》,迂腐的老师陈最良给杜丽娘和伴读丫头春香讲解《诗经》的第一篇《关雎》,明明是一首求爱的恋歌,陈最良却依据礼教习惯讲解成有什么贤达、风化的意义在内,两位姑娘当然既不懂,又不满。春香当着陈最良的面顽皮地抢白了一通,杜丽娘则在先生背后反复吟味《关雎》中的词句,悄然叹道:圣人不是也在这里说“情”吗?真是古今同怀啊!不读书还好,一读书竟惹起了春愁,春香丫头见小姐困闷,就建议她到后花园走走,消遣消遣。因此才有了《游园》。
《牡丹亭》最精彩的部位,不是在矛盾纠葛临近解决的后半部分,而在于矛盾引起和展开的前半部分。不要轻视了那一堂近乎嬉闹的《诗经》课,也不要轻视了那两个姑娘到后花园赏玩春色的小小举动。正是它们,给了女主人公以出入生死的力量,给了剧作家以上天下地的自由。
四、欣赏
本堂课是读本欣赏课,如何欣赏昆曲呢?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曲词、声腔和舞台艺术。其中,曲词是本课的欣赏重点。
1、曲词
有人说:要捕捉音乐的美,必先撒下文字的网。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解自由朗读课文,掌握曲词大意。
齐声朗读【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Q、杜丽娘对现在的生活是否满意?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
A、“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