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70个字。
《荔枝图序》说课稿
陈户中学张晓玲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荔枝图序》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花之君子”,中“探究•学习”中的一篇文言课文。《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一幅荔枝图写的序,图和序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说“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含有宣传荔枝的意思。
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忠州刺史,第2年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序文生动地介绍了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色,为我们展示了小品说明文独特的风采。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课前预习能够自主介绍白居易的生平;能够了解序的写作特点;
•能够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大意,找出课文中的实词(实如丹)、虚词(而、之、者),并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进行翻译;
•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归纳总结实(实)、虚词(而、之、者)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兴趣;
•领略荔枝的鲜美和自然景观的美妙。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按一定顺序说明的方法。
(2).难点: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运用所学说明方法进行仿写训练。
4、教学时间:一课时
5、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
6、说学情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陈户中学八年级(6)班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比较活跃,学生上课发言还算积极,而且女生的思维要比男生活跃。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不仔细、表达能力差。所以在写作训练中,常常无话可写,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其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运用音频、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兴趣,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二、说教学设想
《荔枝图序》是一篇短小精悍咏物小品,是白居易为他身边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本课采用导读、精读的方法,运用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反复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大量的音视频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从不敢说到我想说过渡。在课堂上多用提问、启发、诱导等方法,使学生能明白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理解说明性文章的“知趣”特点,了解其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等各种说明武器的情况;引导学生对家乡土特产(植物)进行尝试性写作训练(拓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