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福建省“四地六校”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27 KB
评级:
时间:
2009/11/23 10:34:45
下载:
本月:4 总计:12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7340字。“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福建省“四地六校”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 。
(戴望舒《雨巷》)
(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
(徐志摩《再别康桥》)
(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烛之武退秦师》)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
B.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共 :通“供”,供给。
C.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就:上
D.终已不顾 顾:顾虑、考虑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是( )(3分)
A.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②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B.①敢以烦执事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
C.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
D.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②又前而为歌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2分)
译: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分)
译:
(3)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火烧赤壁”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B.《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设“苦肉计”,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 中了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关云长义释曹操是因为念及当日曹操许多恩义及五关斩六将之事,这些恩义包括曹操赠宝马、锦袍给关羽,五关斩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福建省古田一中2009级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一结业考试试卷 语文版
安徽省亳州二中09-10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人教课..
山东省济宁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段模块检测语文必修..
福建省古田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人教版
浙江省金华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中加班) ..
浙江省金华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苏教版
福建省莆田四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高一年语文科(必修一)期中考..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考试物理试卷 ..
高一年级Unit3 Test paper单元练习 人教课标版
浙江省瑞安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人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