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教育方针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而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必须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新大纲)的过程中进行。所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更是搞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事实表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为此,究竟怎样做,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热点研讨的学术性问题。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倾向,只有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再加上良好的教学手段,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现代心理学也认为,“兴趣”在写作活动中具有三方面的作用:首先,它是推动写作水平提高的巨大动力;其次,它是引起和保持写作注意力的重要因素;第三,它还是开发写作思维能力的金钥匙。
针对于此,我进行了寓“兴趣”于“作文教学”始终的教学实验,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我的做法及体会如下:
一 上好“开门课”,撞击“兴趣”的火花
兴趣,就像火花,常常因偶然的机缘,被撞起而飞溅、闪耀。而这最好的机缘莫过于作文的“开门课”了!
根据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上好第一次作文课非常
关键。为了使这关键的一课真正起到激趣导学的作用,每次新接班的第一次作文课,我都要先给学生上两节“作文欣赏课”。课上,我总会声情并茂地朗读几篇优秀作文(从自己在教学中精心保存下来的优秀作文存档中抽取的,有些文章曾被发表过,作者均系自己教过的学生)。这些文章自身那流畅的文笔、新颖的技法、优美的语言,再加上老师动情的朗读,总会使教室内一片安静。很多同学的脸上会明显现出惊讶、羡慕的神情……每当此时,我都会趁热打铁,要求学生立即动笔,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
真可谓“情动而辞发”。每次听完这些优秀文章,学生们总会感慨颇多,收获甚丰。
我的“作文存档”中就有学生曾这样写道:
“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的作文很好,可通过这节课,我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水平。老师读的这几篇优秀文章,作者竟都是来自我身边的人,我真是有些不敢相信。但事实如此,我对他们真是佩服不已。所以,我要从现在开始奋起直追,以他们为榜样,以他们为目标,向着优秀作文的高峰前进。”
由此看来,这样的欣赏课有着非常好的激趣效应。这“开门课”上好了,学生那兴趣的火花怎能不飞溅、闪耀呢?
“开门课”虽然只有一次,但为了让兴趣的火花攒聚成耀眼的光束,这样的“作文欣赏课”却应坚持搞下去──后文有具体阐述。
二 挖掘教材知识,提高兴趣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