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4张,有教案,说课过程详细,值得借鉴。
《狼》说课稿
临泽县平川中学 韩冰
教材分析
我所教学的课文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狼》。第六单元是以“动物”为主题,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进一步思考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来的人类的生活轨迹。
《狼》是一篇文言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中的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
2.能对照注释掌握一些实词,读懂文章的意思 。
3.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揣摩语言,把握狼和屠户的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
1.朗读 2.品读 3.讨论点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多角度分析问题;关注社会,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难较长时间的集中,对文言文的学习有点无味,甚至反感和恐惧。这之前已经学习过几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字、词、句都有了少量的积累,对文言文的分析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况且课文的注释比较全,又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使学生更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易于理解。加之本文短小、脉络清晰,易于熟读成诵,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地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的基础上,教师再点拔启发,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和理解课文。
教法设想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结合当前语文的教学理念,本文的教学可采用诵读法、质疑探究法、问题导引法、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性,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教学于法,朗读为本,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
对字词的疏通,我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