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010字。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语言的意识,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和判断力。
2、学会从语言变化与发展的轨迹中感知社会生活的变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理解。
3、能从新产生的词语中领略当代流行变化,并能作出较深层次的透视和理性的思考。
【教学重点】:对语言的发展变化作更为深入的了解,从中感悟深层次的文化蕴涵。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语:以前如果有人说我可爱,我会很高兴:我还是有优点的哦。现在如果有人说我可爱,我就会心里嘀咕了:这是什么意思呀?同学们知道这有什么意思吗?(可爱=可怜没人爱)这类通过改变词义等方式而产生等新义的词,我们在课外经常见到,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对它们理解吗?在此我们列举四例看一下:
我原只是一只菜鸟。一晃三年,已是高三大虾了。在我的主页上找不到“欢乐”,只有老班的眼光让我巨寒。没有PLMM的安慰,没有人给我灌水,铺天盖地的练习,折腾得我毫无办法。我真想趴在桌上zzzz……,或给自己设置防火墙,让练习远离我,真羡慕高一的菜鸟,他们可以在某个聊天室,畅谈自己,7456,55555……
泥表酱紫PMP,小心偶给泥彩色笔。8147,偶只是粉想让泥开心。偶有事,==。(你不要这样子拍马屁,小心我给你点颜色瞧瞧。不要生气,我只是很想让你开心。我有事,等等。)
偶就稀饭酱紫说话,酱紫84粉Q粉Q的末?泥为虾米94扑通_?(我就喜欢这样子说话,这样子不是非常可爱非常可爱的么?你为什么就是不懂(眯着眼睛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
偶是小美眉,偶有一个理想,那就是等M e长大了,要做一名“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在日常中催生出许多新词语。面对这些多姿多彩、斑驳陆离的新词新语,有的人主张无保留地接受和创新,有的人主张必须限制和规范。在街头巷尾、新闻传媒,有的人说能用,有的人说不。对此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它们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词与流行文化。
二、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收集整理的一些新词新语。(请两个学生上黑板写下自己收集整理的新词新语并做简要的说明)。(以十个为宜)
参考词汇:
抱抱团:“抱抱团”活动,崇尚与陌生人自由拥抱。
奔奔族:“东奔西走之族”,指的是1975—1985年出生的人。
笔替:替身的一种,在影片中代替主角写字。
2时歇业令:《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八条规定:“每日凌晨2时至上午8时,娱乐场所不得营业。”这就是所谓2时歇业令。
法商: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守法习惯等,类似“情商”、“智商”的构词。
抓狂:受不了刺激而行为失常
【东东】:网上不叫“东西”叫“东东”
【伊妹儿】:“E-mail”(电子邮件)
网上丑女不叫丑女,叫恐龙
网上丑男不叫丑男,叫青蛙
网上高手不叫高手,叫大虾
网上低手不叫低手,叫菜鸟
支持不叫支持,叫顶
强烈支持不叫强烈支持,叫狂顶
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