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11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43 KB
评级:
时间:
2009/12/3 10:10:18
下载:
本月:1 总计:232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6340字。《荷塘月色》课堂教学实录
一、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散文单元。散文是非常自由的一种文体,它和诗歌一样贴近我们的心灵,所以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能让我们解放心灵,同时也要求我们用心体味。
品味先从理解开始。我们先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首先是文句上的。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如何理解“平常的自己”和“另一世界”
生:……
师:句子不是孤立的,我们可以借助上下文的照应和对应关系来理解某些句子。例如,文中还有没有哪里提到平常的自己平常的自己和另一世界的自己是对立的吗如果是,弄懂一个就能懂另一个了。
生:作者在开篇处说,心里不宁静,后来又说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可见平常的自己是要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是不自由的。另一世界就是自由的世界。
师:对!希望同学们在阅读时碰到不理解的句子,能跳出来看看上下文,利用文句间的种种关系来解读句子。再看这句,“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为什么从月色讲到睡眠了
生:(讨论,明确)这是比喻句。酣眠指满月朗照,小睡指隔着天上淡淡的云照下来的月光。
师:对!比喻要求本体喻体有相似点,那么这两者相似点是什么
生:酣眠是完整的,满月朗照也是完整的,小睡是不完整的,轻浅的,隔着淡云照下来的月色也是。
师:很好!再来看这一句:“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有同学说,“作者前面提到,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为什么现在又嫌不热闹,又不爱独处了”(生笑)
生:作者喜欢的是自由的独处,不是无人陪伴的孤独。就像我一个人在教室里学习,自由清静,我会很开心。但这时若大家走进来,有说有笑却不理我,我就会很伤心。(生鼓掌)
师:好,已经把自己带到文章里去了。我们还要注意,作者为什么会意识到自己的孤独。(生:蝉和蛙的叫声)是的,作者本来觉得自己到了自由世界,心里欢喜,可蝉和蛙的叫声提醒了他,它们才是荷塘的主人,而自己,(生:只是过客)是要离开的,一旦离开,(生:又要回到不自由的世界)对。确切地说,这时的孤独是无法融入环境的意思。理解了这一点,下一个问题就好解决了——作者为什么要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
生:因为它们都写了荷塘。
师:对,不过除了都写到荷塘,引文与前文还有什么联系吗我们不妨想想,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想起这些文字的。
生(讨论,明确):作者来到荷塘,身心宁静,觉得如同来到自由天地,可是蝉和蛙的叫声提醒了他荷塘不属于他,于是他只能想象。
师:对。前面的荷塘是现实的,这里的是虚的,虚实结合,都是为了开解自己。现实的荷塘无法长久地安慰作者,虚想的可以吗
生:也不行。“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师:好!这种可以抚慰心灵,但更多地带上了主观色彩而未必是纯粹现实的场景会让你想到文学作品中的哪些形象
生(讨论,明确):荷塘月色使作者心情平静,那是他的乐土,他希望能在那样自由快乐的世界生活。这很像陶渊明的桃花源。
生:像鲁迅的百草园。
生:还有《社戏》里的故乡。
师:对。还有《饮酒》诗中的……
生:南山。
师:很好,这让我们想到,作者笔下的荷塘不仅仅是一个荷塘,它是精神家园的象征。
有同学说文中“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可以这么理解吗
生:家乡也是作者的心灵安慰。思念家乡就如想象荷塘一样,说明作者追求自由快乐的生活。
师:是的,家乡与荷塘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既实又虚。所以,与其说这句在写思乡,不如说它同样在抒写心中的生活理想。希望大家理解文句时学会联系上下文,联系主题,而不是只盯住一个句子。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荷塘月色》ppt182 人教版
《荷塘月色》ppt181 人教版
《荷塘月色》ppt180 人教版
《荷塘月色》同步练习15 人教版
《荷塘月色》ppt179 人教版
《荷塘月色》导学案 人教课标版
《荷塘月色》ppt178 人教课标版
《荷塘月色》ppt177 人教版
《荷塘月色》ppt176 人教版
《荷塘月色》学案 粤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