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23张。汕头市第七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优秀课例,有精美的课件,有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值得借鉴。
  《面对苦难》教学设计
  金山中学 陈丽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基本思路;
  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过程与方法:
  品悟作者对论题由浅入深的论述过程;
  领略作者睿智的理性思考并品味其中内蕴丰富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苦难的价值;
  学习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的态度。
  教学重点:     
  1. 品悟作者对论题由浅入深的论述过程;
  2. 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1. 领略作者睿智的理性思考;
  2. 学习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的态度。
  教学方法:自读品悟法、分析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走近作家(介绍作者周国平及其散文创作风格)
  二、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周国平先生的一篇哲理散文《面对苦难》。当你看到“面对苦难”这个题目时,你的内心会涌起什么感受?你可能会觉得这个话题对于青春飞扬的人来说显得过于沉重,你可能会觉得苦难离自己太遥远了。没错,十六七岁的你们可能仅仅遇到过一些小小的挫折,这些挫折还远远谈不上苦难。那什么才是真正的苦难呢?(通过图片提供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苦难,然后结合第一部分作者的论述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苦难。)
  三、深入课文内涵
  (一)阅读第二部分,思考下面问题。
  1.苦难对人生有什么价值?(学生从课本中找答案然后回答,学生寻找答案前引导学生明确表达价值的句式,如:使…,能够…,可以…)
  明确:苦难能够把灵魂震醒,然后让人收获壮丽的人生。(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个结论,并理解体现作者智与美的语言。)
  2.是不是所有人的苦难都有价值呢?
  明确:对于不能承受苦难的人,苦难会扼杀生机,摧垮意志,蒙蔽智慧,贬抑人格,甚至把人击碎。
  (二)阅读第三部分,思考下面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