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10个字。
  《春》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授课时间:2007年10月15日
  教材分析:
  春是个美好的季节。意味着温暖,意味着生机,意味着希望。古今中外,不少古人墨客写下了赞美春的诗文。然而,真正把春写得那样生机勃勃,那样美好,那样充望希望的,在散文领域里,朱自清的《春》可谓是首屈一指。
  作者紧紧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草木花卉开放等景象,赞美春的生机与活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勇向前,抒发了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该文结构严谨,语言优美,观察细致,情景交融,是多年来课文中不可动摇的精品。
  课文虽然很精典,但内容浅显,因而老师不应一味包办,多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本文节奏感强,具有音乐美的特点,教学的重点放在诵读上,以读代赏、赏读结合便于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初步奠定鉴赏基础。同时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扩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识记重点字词,流畅,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的写作特点。揣摩欣赏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特征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以读带赏。读赏结合,并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大胆探究,将语文学习的听、读、说、写落在实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春天的美,培养他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1、诵读;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意及表达效果,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2、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本文是篇美文,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有很强节奏感,在诵读中欣赏美,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得到熏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