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04年高考古诗词鉴赏之意象

鉴赏古典诗词意象 (教师用卷)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意象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是景象,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
(一)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人物形象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如:
例1:“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曲》)——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情景。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例2:“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李白《从军行》)——有装扮(铁衣碎)描写,有行动描写,于叙事之中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例3: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分析人物形象:
周瑜 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雄姿英发
苏轼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
为什么诗人要想到周瑜呢?对比当中,感叹自我
项目 周瑜 苏轼
年龄 34岁 47岁
生活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位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际遇 功成名就 功名未遂
基调 感奋 感伤
例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
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凉。
② 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③《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是“在”好,为什么?
“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在”字相形见绌,平淡寡味。
(二)景观场景一般有:景象描写,场面描写,色彩描写,等等。当然,诗中的景物也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它常常带上了一定的主观色彩。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