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30题.约11390字。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1)
  1.选出有重复赘余语病的一项   (    )
  A.你总算回来了!我足足等了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B.选集首卷刊载序言,每卷附有像页和手稿各一帧,有的是经过十年动乱而幸存保留
  下来的珍贵资料。
  C.她明天到火车站送你上火车。
  D.本月24日(星期一)下午三时在科学馆报告厅召开家长会。
  2.下面句子中,没有重复啰嗦毛病的一项是   (    )
  A.信息社会中,语言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语言不通,势必会阻塞信息的正常通道。
  B.影片《红日》……塑造了许许多多可亲可敬的英雄指战员群像。
  C.李响发现那小姑娘正拿眼看他。
  D.今日震惊本市的4.25案凶犯已经伏法枪决。
  3.下面的文字语言重复啰嗦,在不影响原意的前提下,有(甲)删除三处和(乙)删除四
  处两种改法。把删除的句子的序号分别写在(甲)(乙)后的横线上。
  汉字又称方块字。它有音有形①。汉字有形②,形在二维空间上展布,不像拼音文字③拼音文字④只是线形地延展,而汉字形中有音。汉字有音⑤,音为单音,每⑥字⑦音含声,共有四声⑧,每个字仅一个声。
  删除部分:
  甲            、             、            
  乙            、             、             、           
  4.交代不清楚,指代不明确,会造成歧义,选出没有歧义的一句。 (    )
  A.他遇到她那年才17岁
  B.孩子们喜欢丁老师,一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C.李明认识高君,缘自他与张星谈恋爱。
  D.这样的发布会,今后每隔半年举行一次。
  5.关系复杂的长句,会使语意晦涩难懂。读下面一句译文,完成(1)(2)两题。
  也许因为俄罗斯的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不准备激化同中国的关系,对于北京就华盛顿对其施加压力所采取的坚定立场作惊人的让步。
  (1)根据文意判断,谁对谁作出让步?          
  (2)把画线的句子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不得改变原意。
  6.下列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部恰当的一组是  (    )
  a.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后退,有迂回,有失败;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
  有彷徨者,有酣睡者,有哭泣者。
  b.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后退,有失败;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
  有酣睡者,有彷徨者,有哭泣者。
  a.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看到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然后看清了他是肥是
  瘦,然后又看清了他是方脸不是圆脸,最后看清了他的眉目和声容笑貌:这时候我
  们算把他全部看清了。
  b.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看到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然后看清了他是方脸
  或是圆脸,然后又看清了他是肥是瘦,最后看清了他的眉目和声容笑貌:这时候我
  们算把他全都看清了。
  A.①a ②a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b ②b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句是  (    )
  失去理性的人是盲目的,失去情感的人是没有了心肺的,前者很危险,后者很可怕。
  。
  ①然而,历史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打着历史理性旗号的偏见煽动起狂热的情感,使人民甘愿献祭,使生命横遭荼毒。②有人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理性的发展史,对此我有点怀疑:在奥斯维辛事件以后,我们还能如此乐观么?③情感则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不仅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时代的;失去它,任何个人和时代都无力前进。④理性是构筑合理现实的基石,在今天这个社会中尤其需要理性力量的引导与仲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