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1张。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中关于对联的专题。附带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对联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2、掌握对联创作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课前分小组搜集整理对联,课上展示赏析对联,依据对联特点做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对联所传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教学重点】:掌握对联特点,分析题型,探究备考对策,提高备考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
  赏析法、讨论法、合作学习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材分析】:对联也称楹联,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传统语言艺术。对联与高考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已结缘。2004年全国高考掀起了对联热,对联的拟写是一种新的题型。它能反映时代气息,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试题紧贴现实生活的命题方向。拟写对联,不仅可以考查考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可以考查考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也可以考查考生修辞方面的能力,更可以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考查的角度多样范围广泛。对联到现在一直受到高考出题者的青睐,所以应该引起高三备考的高度重视。
  【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
  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遗产.在这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里,对联便是其中的一株奇葩,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佚闻趣事。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明代有个学士叫解缙,是一个有名的才子。据说,他六七岁就能吟诗作对,人们都称他为“神童”。他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