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83张。有教案,约11360个字。
立意
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的质量高低主要是看它的立意如何。正因为如此,它在中考作文中所占的分值比重是很大的。比如是50分的作文,该项的分值通常有如下四个等次:
一等,主题集中突出明确,立意鲜明深刻正确,20-16分;
二等,主题比较集中突出明确,立意比较鲜明正确,15-11分;
三等,主题不够集中突出,立意基本明确基本正确,10-6分;
四等,无主题,立意不明也不正确,5-0分。
(一)立意的含义:
那么什么叫立意呢?作文的立意,就是说通过你的文章要告诉读者什么——抒发某种情感,或是阐述某种思想。立意,通俗一点可理解为写作目的或常说的中心思想。
所谓“立意”是指作者确立文章或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立意也叫中心思想,或称主旨、主题,它是统帅文章的“纲”。立意就是要为诗文确定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这是诗文成败的关键。在历年的中考作文评卷过程中,立意一直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各省的作文评分标准中都明确地指出了对立意的要求。一篇文章,不管你的语言多么优美,只要你的立意偏离了要求就只能得到一个最低分。可见,在中考作文的写作过程中,立意切不可等闲视之。那么临考写作,在立意的确定上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二)立意的原则:
一、抓住“正确”不放松
文章立意首先要考虑“正确”。所谓正确是指文章的主题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的政治原则,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不片面、不偏激、不灰色、没有低级情趣等等。所以,在考场写作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客观公正地分析事物,反映事物。决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映偏激的思想。从考场实际情况看,完全不正确的立意是很少的,大多数的立意不正确都是体现在“片面、偏激、消极”等方面。
古人云:"意犹帅也。"把意比作统帅,统帅如果错了,全文将"满盘皆输"。一篇作文总得告诉读者一个有益的道理,如果往错误道上引,当然是不允许的。比如有一位学生写自己的理想,是当医生,因为自己的爸爸也是当医生的,辛辛苦苦一辈子,甚至英年早逝。但他认为"吃亏",要效仿爸爸,成为一名忘我工作的医生。这样的行为是高尚的,这样的立意是正确的。而如果理想仅仅是为了找一份薪水高的轻松的工作,这样的立意就不正确。
立意的第一标准就是准确。现在很多省市都喜欢考给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同学们在立意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材料或话题的范围,理解既不能片面化,也不能牵强附会。特别是有一些同学对某一类型的作文较拿手,于是不管材料或话题的限制,漫无边际就写起自己拿手的那种类型的作文了。我曾拿下面一则材料对学生进行立意训练: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到河边,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可以到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走不到河边。后来,有一天,螃蟹遇到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许多的冤枉路!’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细读这则寓言故事,写一篇文章。或加写故事情节,或抒写阅读,或讨论生活现象……”
同学们的立意五花八门,其中不乏好的立意,但也有很多立意就有牵强附会、不准确之嫌,如:
1、不断往前走,不能后退;
2、要我听别人的意见(或虚心请教);
3、人生的道路曲折;
4、人生要有明确的目标;
5、应该乐于帮助他人;
6、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7、相信他人,尊重他人,不应斜眼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