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墨江中学 张庆军
(一)
傅雷家书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像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想念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心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人,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话”指的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时期。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妄自尊大“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画波浪线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 )句。
(甲)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乙)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4、家书反映了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一些弱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2)因回忆儿子的往事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而惆怅。
2、(1)儿子变成了朋友 (2)第一处可从“转折”或“衬托”的角度作答;第二处可从“反问”的角度作答
3、应选(乙)句,因乙句与全文语气、口吻一致。
4、(1)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2)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 (3)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关系。
5、略(可围绕两代人的相处来表态)
(二)
心中有景
南山下有一座庙,庙前有一株古榕树。
一日清晨,一个小和尚起来洒扫庭院,见古榕树下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望树兴叹。
忧至极处,便丢下笤把奔至师父的堂前,叩门求见。
师父闻声开门,见徒弟愁容满面,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询问:“徒儿,大清早为何事如此忧愁?”
小徒弟满腹疑惑地诉说:“师父,你日夜劝导我们要勤于修身悟道,可是,即使我学得再好,人难免有死亡的一天。到那时候,所谓的我,所谓的道,不正如着秋天的落叶、冬天的枯枝一样,被一堆黄土所埋没吗?”
老和尚听后,指着古榕树对小和尚说:“徒儿,不必为此忧虑。其实,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
“那我怎么没有看见呢?”
“那是因为你心中无景,所以看不见花开。”
面对落叶凋零而去憧憬含苞待放,这需要有一颗不朽的春心,一颗乐观的心。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幸在你不备的时候打击你,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为了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而整日忧心忡忡,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不仅可以化解烦恼与不幸,而且每天都会有一种愉快的心情让自己的生命鲜活起来。
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1.徒儿为何愁容满面?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答: 。
2.老和尚虽年事已高,但他乐观地面对生活,从对他的语言描写中可以找到答案,试找出来。
答: 。
3.文中老和尚说的“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枯枝,……长成了夏天的叶”一句话能使你联想到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吗?请写出来。
答: 。
4.“心中有景”有何含义?请谈谈你的感悟。
答: 。
5.“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让自己的生命鲜活起来。”结合语境,谈谈对“鲜活”一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