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060字。
《唐宋散文选读》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广州五中 刘吉斌
【单元教学设想】
唐宋山水游记散文,放意于登临游览,寄情于山水泉石,形成了物我相融的意境和言志载道的风格。针对这一特点,本单元教学将通过诵读、情感体悟、艺术鉴赏等教学环节,重点教学“基本阅读”的两篇文章,让学生领略这些散文大家们独特视角下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观,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出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增进审美能力,揣摩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领悟作者对社会人生所作的思考,掌握唐宋记游散文的文体特征。
【教学安排】
用4课时教学“基本阅读”篇目,在学生已基本了解了此类文章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安排2课时给学生拓展阅读《道山亭记》和《百丈山记》。
【活动建议】
1、在古人的山水游记中,山光水色、花草树木并不是简单的自然风物的呈现,往往带有作者的身世际遇心情的印记。布置学生课外搜集阅读古代诗人、散文家的这类作品,探究古人在不同境遇下对待山水的不同态度,不同心境下述诸笔端的不同景观。并将成果制成课件在班上交流。
2、学习用“以物观物”或“以我观物”的视角,写观察日记。
【教学设计】
《小石城山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文写作思路的分析理解,感受并掌握唐宋记游散文的文体特征。
2、领略本文白描式流畅自然的景物描写,感受什么熏陶。
3、领悟作者触景生情、物我合一、富有思辨性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领悟作者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丰富的情怀。
【教学设想】
本文虽短,但其白描式流畅自然的景物描写和触景生情、物我合一、丰富而带有思辨性的思考,颇值得品读、玩味。所以,教学本文,拟以诵读为主线,以诵读带动对作者内心情感的体悟和对文章艺术手法的鉴赏,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和更为丰富的审美感受。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借助已有的文言基础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二)一读
诵读第一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