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100字。
  《祝福》教案
  洪泽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主备人:刘宏成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祝福                              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   
  2.感知典型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作用 
  3.了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几种方式;分析祥林嫂的形象  
  4.培养口头评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2.要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整体把握本文内容 
  1.关于作者鲁迅,以前多次学习鲁迅的文章对鲁迅的介绍很多,在此不再重复。 
  2.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这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4日,最初发表于这一年3月25日出版的《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彷徨》(这也是中学课本中鲁迅先生的小说唯一出自《彷徨》的一篇)(1926年8月北平北新书局版)。 
  鲁迅先生的《彷徨》共收小说11篇,创作时间区限为1924年至1925年间,《祝福》是《彷徨》中第一篇。这一阶段,鲁迅经历了一个思想十分苦闷的时期。他在《彷徨》出版时,在书的扉页上题写了伟大诗人屈原《离骚》中的两句,其中一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来他将自己的小说集赠人时,又题写过“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样的诗,足以洞见他当时的心境。 
  鲁迅当时思想产生苦闷是有很深刻的时代和社会原因的。五四文学革命的高潮过后,曾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心的北京正进入相对低落消沉时期。鲁迅在后来的《自选集自序》中也写出了当时的情形:“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进步,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这段话可以看做上面那首诗的最好的注释。 
  当时北方正处在政治上沉闷、文化上沉寂的状态,原因在于北洋军阀政府为维护其反动统治,加强了对革命力量的压迫,除了用暴力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外,更拉拢和收买一批新文化运动的右翼分子,加上一些旧的封建文化势力,结成政治和文化的反动同盟。这在文化上的表现,就是他们大肆宣扬“尊孔读经”,继续利用封建伦理和宗法观念来毒害百姓。鲁迅当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看看报章上的论坛,‘反改革’的空气浓厚透顶了,满车的‘祖传’‘老例’,‘国粹’等等,都想来堆在道上,将所有的人家完全活埋下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