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类别:社会/人文<br>
学段/年级:初二(1)班<br>
学习时间:1个半月<br>
处在世纪之交的社会,通讯发达,传媒多样,这本来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很需要方面,然而,它却对中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少学生乐于看电视、观影碟、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等等,却烦于阅读书报杂志。大部分初、高中学校由于经费缺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不够,学校没有足够座位的阅览室,没有相对满足需求的新闻记者作品,没有科学的时间安排。因此,中学生的新闻记者就成了一个被人忽视的问题。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文化素养。带着怎样解决在校中学生阅读难的问题,以盛建同学为组长,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怎样建立‘班级图书角’”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达到预定目的。<br>
一.课题的选择<br>
经本课题成员讲座指导老师推荐,我们几个“书谜”组成一个小组,选定了“怎样建立‘班级图书角’”这个课题,希望能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使我们能够多读一些书,多读些好书,用书来丰富我们的大脑,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为将来的学习与工作做好准备。<br>
二。课题研究计划书<br>
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我们学习了外地学校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做法与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了热烈讨论,形成了共识。制定出了研究计划。<br>
研究计划<br>
1。课题名称:如何建立“班级图书角”。<br>
2。研究目标:探索出一条建设“班级图书角”的路子。<br>
3。研究内容:本区有关学校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需求以及在校师生对“班级图书角“的意见及建议。<br>
4。研究程序:<br>
论证 问卷<br>
制订方案 计划 调查情况 专访 整理资料<br>
分工 上网<br>
统计 过程<br>
分析 撰写报告 结论<br>
综合 体会<br>
5。研究步骤:<br>
(1) 全体组员共同设计、修改、制订问卷;<br>
(2) 洪波、周蕾印制问卷,并到区电大进行调查,采访老师。<br>
(3) 游杏、胡梅、周冽、熊忠到横沟中学进行调查;盛建、余庆明、杨婷、刘晓璐到张公中学进行调查;周威、乔慧、李慧到网上查阅资料。<br>
(4) 余贺、王正军、刘驿、张瑜统计数据,撰写报告。<br>
(5) 研究所需经费由本组成员集资。<br>
6。时间进程安排:另发安排表。<br>
7。研究条件:学校研究课程的保证,家长的鼓励,老师的指导,社会的支持,全组成员的努力。<br>
8。成果预期及表现形式:用调查报告的形式反映在校师生对中学生阅读的看法和对各班级怎样建立“图书角”提供科学的参考意见。<br>
9。课题组成员:洪波、周蕾、游杏、胡梅、周冽、熊忠、盛建、余庆明、杨婷、刘晓璐、周威、乔慧、李慧、刘驿、余贺、王正军、张瑜。<br>
10.指导老师:陈卫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