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510字。 小 说
一、小说的涵义:
小说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它是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具体描写,用来形象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小说的基本特征:人物刻画、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
定义要点:⑴四种文学体裁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⑵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人物塑造是小说创作的核心任务。人物是这三要素中居于第一的重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情节的设置和环境的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人物常常是情节和环境的核心和主体。而情节则应该看作是人物性格的延伸和发展史。环境则是人物和情节发展的舞台。没有环境,情节则不可能发生,人物也不可能存在。
因此,我们在鉴赏小说的时候,对小说三要素要看到它们之间的渗透和相互作用。不要把这三要素割裂和孤立起来看待,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活生生的整体。这样,你就会真正地感觉到,小说中情节和环境的任何一笔描写,都与人物息息相关,而不是多余的叙述。
分析小说环境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①交代时代背景、奠下情感基调、升华主题。
②刻画人物性格与心情。③通过环境画面的转换,推动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⑶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
1、 什么是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是指通过鲜明、独特、丰满的性格特征,深刻地体现了某一阶级、阶层或类别的人的某些本质方面,渗透着作家的积极的审美理想的人物形象。
2、典型人物的基本特征
1)鲜明、独特、丰富的性格特征——个别性
鲜明:金圣叹:“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独特:金圣叹:“《水浒传》只是写人粗鲁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鲁是性急,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武松粗鲁是豪杰不受羁勒,阮小七粗鲁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鲁是气质不好。”例如,当人处于濒临死亡这一状态时,不同人物的内心独白会很不相同,它们就非常生动地折射出了不同人物的独特性格特征。周瑜——“既生瑜,何生亮!”——气量小;诸葛亮——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信无奈;黛玉——“宝玉,宝玉,你好……”——哀怨;阿Q——“二十年后又是一个……”——精神胜利法
丰富: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指出鲁智深的形象是“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鲁;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主要写人物性格的多侧面(就广度而言,指人物性格具有横向上的多面性),多层次(就深度、厚度而言,指人物性格具有纵向上的层次性和多变性),动态性(人物性格不会静止的,而是发展变化的,有量变和质变,前者有凤姐的表现,后者如林冲的落草)
2)深刻地体现了某一阶级、阶层或类别的人的某些本质方面——概括性
别林斯基指出,典型同时“又是很多人”,是“一个特殊世界人们的代表”。
典型人物概括的范围多种多样。
典型人物的概括意义却主要通过性格的主导方面体现出来。
3)渗透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理想性
典型人物形象的艺术感染力与作家寄寓在其中的理想的内容与性质有重要的关系。如阿Q和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3、典型环境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环境;特殊性与普遍性
典型环境:特殊的生活环境:
普遍的现实关系:
具体性:作品中具体独特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小环境)
普遍性:真实地显现特定时代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面貌(大世界)
例如:1)鲁迅笔下的“未庄”“鲁镇”→2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面貌
2)古华笔下的“芙蓉镇” →50至7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关系激变
3)巴金笔下的“高家” →新与旧冲突时代的封建大家庭
典型环境的实质:“人物—环境—时代”的统一
4、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1)互相依存
2)互相影响
二、小说的分类:(最常见的分法)
按篇幅角度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篇幅一般在1000字左右。小小说虽然短,但也同样遵循小说创作的基本规律,如典型化、形象化,不受时空和真人真事的限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等等。小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立意奇特,文短意长,情节完整,结局出人意料,使人回味无穷。)
按题材内容分: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历史小说、战争小说、侦探小说等
按文体样式分:诗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章回体小说、童话体小说、传记体小说、笔记小说、话本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创作技法分:写实小说、写意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现代派小说等
三、小说的发展:
我国小说逐步发展,丰富多采。
古代,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已经具有了志怪小说的苗头;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发展,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产生了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是这类小说的代表。唐代传奇就在六朝志怪小说和当时社会现实基础上繁荣了起来。唐代时期的“传奇小说”——这是一种有文人意识的文学创作,它“叙述婉转,文辞华艳”。 唐传奇中成就最高的是爱情小说。《柳毅传》,具有神话色彩,叙述龙女被丈夫虐待,柳毅仗义传书,几经曲折,二人终结良缘的故事;表现出柳毅性格善良、品德高尚,龙女反抗压迫、执着爱情,具有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罪恶的社会意义。《霍小玉传》,叙述名妓霍小玉倾心相爱李益,李益考中得官负心,小玉相思成疾,侠士挟持李益重入小玉家,小玉痛责李益,长号而绝的故事;塑造出一个执着爱情、具有反抗精神的悲剧妇女性格,鞭笞了负心的男子,揭露了门第婚姻的罪恶。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话本是讲故事的人用的故事底本。话本即说书艺人——在宋代称为说话人,演出的底本。小说话本在人物塑造及情节处理上都有相当高的成就。如《错斩崔宁》,写刘贵从丈人家借得十五贯钱,回到家后,他的妾陈二姐问他钱是从哪来的,刘贵和她开玩笑,说是将陈二姐典给了他人换来的。“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侍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只得再问道:‘虽然如此,也须通知我爹娘一声。’”等刘贵睡去之后,“那小娘子好生摆脱不下,‘不知他卖我与甚色人家?我欲先去爹娘家里说知。就是他明日有人来要我,寻到家里,也须有个下落。’”通过这一系列细节的动作、对话、心理描写,把陈二姐不满刘贵,但又无可奈何的温顺性格和口中虽不明言,但又颇有心机的性格刻划得十分生动细致。之后写刘贵被杀,而偏巧小娘子又在路上遇到一个身带很多铜钱,但又颇为斯文的年青人,又为后文的“错斩”设下了悬念。明代文人对宋元话本由喜爱而编辑、加工、模仿话本写作,这就出现了专供案头阅读的文人模拟的话本,称之为拟话本。拟话本的代表作品有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内容广泛,反映了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描写爱情生活,反映被压迫妇女的追求美满生活,抨击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迫。还有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拟话本。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名著,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神魔小说《西游记》,世情小说《金瓶梅》(第一部文人独创的小说),侠义小说《水浒传》。清代由作者独立创作的小说大量出现。清代小说双峰——短篇精粹《聊斋志异》和长篇巨制《红楼梦》《红楼梦》继承发展前代小说创作的优良传统,把我国古典小说创作艺术推上了最高峰。现代,我国现代小说继承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优良传统,借鉴别国小说创作的宝贵经验,随着“五四”运动的发生发展而产生发展,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
小说发展脉络:
1、小说的源头——神话传说 2、魏晋小说——志人志怪 3、唐人小说——唐传奇
4、宋代小说——话本 5、明代小说繁荣——明拟话本和章回小说
6、清代小说双峰——短篇精粹《聊斋志异》和长篇巨制《红楼梦》
四、小小说鉴赏方法
(一)、小说的结局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思维方向)好处: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07海南调研题《界河》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以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07海南调研题《界河》:主人公意外被打死,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07海南调研题《界河》:主人公意外被打死的悲剧性结局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
再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