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安徽省东至三中09-10届高三语文综合练习卷(4)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669 KB
评级:
时间:
2010/1/10 23:06:47
下载:
本月:1 总计:12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试卷约6920字,带有老师详解卷。
东至三中09-10届高三语文综合练习卷(4)
第Ⅰ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简说中国古代家训的内容和形式
家训,又称家教、家诫、家规、家仪、内训等,是封建帝王及士大夫阶层教育后代如何立身处世的道德读本。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蕴藏着强制性、约束性和训诫性等特点。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家训文化不仅体现了文化传承关系,更直观地反映了不同朝代、不同社会阶层对传统美德的认同、阐释和深化,体现出了很高的哲学伦理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我国古代家训肇端久远,从产生于殷周之际的《周易•家人卦》中,可窥见上古家训之一斑。后来虽然历代都有家训产生,但大多只是从某一侧面对子孙加以训诫。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问世后,古代家训才系统起来,所以历史上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说。
我国古代家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凡人生中所能经历的经验教训,在历代家训中几乎都有论述。概括地说有两个方面,即居家和处世。
居家主要是教育家人孝悌、勤俭和读书等。孝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历代家训中,孝悌被看做是人伦大节,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勤俭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如“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历代家训还十分注重教育子女读书做人,大多数家训都认为教孩子读书,不仅是为了寻求上达之路,更是要子弟们读书做有德行的人。如曾国藩就要儿子读书,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处世就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追求、行为以及与人相处,古人讲求的立志、择友和忍让等处世之道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人生于世间,首先要有一个志向。如明代姚舜牧的《药言》中说:“凡人须先立志,志不先立,一生通是虚浮,如何任得事。老当益壮,贫且益坚,是立志之说也。”
古人认为朋友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朋友对一个人走什么路、成什么人至关重要。如“友为五伦之一,慎于择交,惧其损也。道吾过者是吾师,夸吾好者是吾贼”。然而,也并不是对人一味采取拒绝的态度,只要对方不是卑鄙小人,还是可以与之交往的。如明代温以介《温氏母训》中说:“汝与朋友相与,只取其长,勿计其短。”
历代家训的内容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但在写作形式上大致分为五种。最主要的一种是引用儒家经典,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子孙进行教育,《颜氏家训》是这类家训的代表。第二种是不作理论上的论证,不进行陈述铺染,而是直接定出家规条款,让家人共同遵守,这类家训的代表是元代郑涛的《旌义编》。第三种是利用书信的形式,经常对子孙进行教育,久而集成册子,这种形式的家训以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家训》为代表。第四种是陈述家主以及祖先的经历,使子孙感悟人生的艰难,启发子孙懂得处世居家的道理,清代谭献的《复堂谕子书》是这类家训的代表。第五种是用诗歌、格言、警句等形式对子孙进行训诫,清代金子升的《金氏家训》是这种家训的代表。
历代家训中所反映的内容,尤其是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经验和方法、责己处人的心得,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当然,古代家训由于受时代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消极思想,这是我们该加以扬弃的。
1、下列关于“家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训的名称很多,如家教、家规、家仪等,家训是封建帝王及士大夫阶层教育后代如何立身处世的道德读本。
B.家训是一种文化形态,具有强制性、约束性和训诫性等特点,古代家训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古代家训文化不仅体现了文化传承关系,也反映了不同
朝代、不同阶层对美德的认同、阐释等,而且后者更为直观。
D.最早的家训是殷周之际的《周易•家人卦》,但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问世后,古代家训才系统起来,故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说法。
2.关于家训的内容与形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家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人生中所能经历的一切经验教训,概括地说,就是居家和处世。
D.居家包括教育家人要孝悌,还要勤俭,为了寻求上达之路,还注重教育子女读书及怎样做人。
C.处世包括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的立志、择友和忍让等处世之道,宽泛地说处世是指人在社会中的追求、行为以及与人相处。
D.家训的写作形式也具有多样性,有的运用儒家经典,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子孙进行教育;有的定出让家人共同遵守的家规条款;有的利用书信对子孙进行经常性的教育等。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历代都有家训的产生,但这些家训都是从某一侧面对子孙进行训诫的。
B.我国古代家训的内容,无非是居家和处世两个方面,居家的内容“孝悌、勤俭和读书”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慎重交友是古人家训的一个重要内容,既强调了交友要交对自己有利的朋友,尤其是敢于提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的朋友,同时也明确了交友的底线。
D.古代家训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经验和方法、责己处人的心得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其他都应该加以扬弃。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蛇 人
东郡某甲,以弄蛇为业。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蛇人爱之异于他蛇。期年大青死,思补其缺,未暇遑也。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启笥,二青亦渺,蛇人怅恨欲死。冥搜亟呼,迄无影兆。然每至丰林茂草,辄纵之去,俾得自适,寻复返;以此故冀其自至。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绝望,怏怏遂行。出门数武,闻丛薪错楚①中窸窣作响,停趾愕顾,则二青来也。大喜,如获拱璧。息肩路隅,蛇亦顿止。视其后,小蛇从焉。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小侣而所荐耶?”出饵饲之,兼饲小蛇。小蛇虽不去,然瑟缩不敢食。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让客者。蛇人又饲之,乃食。食已,随二青俱入笥中。荷去教之旋折,辄中规矩,与二青无少异,因名之小青。炫技四方,获利无算。
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为率,大则过重,辄更易。缘二青驯,故未遽弃。又二三年,长三尺余,卧则笥为之满,遂决去之。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既去,顷之复来,蜿蜒笥外。蛇人挥曰:“去之!世无百年不散之筵。从此隐身大谷,必且为神龙,笥中何可以久居也?”蛇乃去。蛇人目送之。已而复返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安徽省2010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名校联考地理试题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两地三校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元旦联考地理试卷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两地三校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元旦联考生物试卷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两地三校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元旦联考数学(理)试卷 人教..
安徽省两地三校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元旦联考数学(文)试卷 人教..
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元旦五校联考历史试卷 人教..
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元旦五校联考生物试题 人教..
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元旦五校联考数学理科试卷..
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元旦五校联考数学文科试卷..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人教课标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