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7050字。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二三总分
(一)(二)(三)(四)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将词语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错别字的改正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4分 )
连声(nuò)(nuò) 长途 (bá)涉 锐不可挡 张慌失措
2、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1946年。
B、雨果是法国作家,他愤怒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C、《老王》一文通过写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以及他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D、《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抒情散文,语言生动流畅。
3、按要求默写(6分)
①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②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想象自己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③《石壕吏》中通过对比映衬,突出官吏凶暴欺压人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④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中描写秋风乍起、树叶飘零、大雁南飞的两句是_____,____。
4.、我们可以把已经学过的古文篇目和相应的作者名字连起来编成对联、口诀,甚至是顺口溜来记忆。某老师根据最近学的两篇课文拟了一个上联:爱莲说、陋室铭、核舟记,篇篇是佳作。请你拟一个下联
。(2分)
5、名著阅读(3分)《 》记述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鲁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 ”“ ”等故事,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6.综合性学习。(3分)祖国六十华诞,神州普天同庆。今年是建国60周年,假如你所在班级开展“祖国,你好!”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有文采的开场白。(30字左右)
二、阅读理解欣赏(44分)
(一)阅读《春望》完成7~8题(4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2分)
8、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二)阅读)《陋室铭》,完成下列9-12题。(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2)谈笑有鸿儒 (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4)无丝竹之乱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