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30字,
  《论语》八则教学设计
  【教学构想】 
      《论语》是孑L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书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课本所选八则的关于学习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 
  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倦。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这八则语录,深刻地阐述了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师、己与人的辩证关系,倡导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辞约义丰,精练传神。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语录的意义。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3.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4.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搜集资料:了解孑L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 
  的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教学步骤] 
      一、导人(质疑激趣) 
      提问:你知道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有可能出现如下回答。 
      答l:《毛泽东选集》。老师说,《毛泽东选集》影响是很大,但它的影响只限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只有几十年,而老师说的这部书却影响中国几千年。 
      答2:《三国演义》《红楼梦》。老师说它们影响也很大,但也只有几百年而已,不能与我说的相比。老师再揭示答案:是《论语》。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它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然后老师还介绍了《论语》的另两个“最”: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成语最多的书。 
      (对初一学生来说,这是新鲜的,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交流有关孑L子和《论语》的知识 
      (1)大家预习课文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谁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子曰”呢? 
      (2)《论语》的“论”,习惯上读lún。谁知道《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 
      (3)孔子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