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20个字。
《钱塘湖春行》课堂实录
2008年10月22 七年级十班九龙镇中林密
一、练习朗读,步感知
师: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请问你们现在的心怎么样?
生:兴奋,动。
师: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1:还有点紧张。
生(左顾右盼地)2:有点好奇,不知道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我们的表现能否让老师满意?老师又有什么新招出现?
师:嗯,我猜你们的心也是这样,你们知道——老师此刻的心会怎样——?
我转在黑板写下“忐忑”二字,下面声音马响起来:“忐忑不安”“忐忑不安”。
师:对,就是这样,不过,同学们,不管是“动”也吧,“好奇”也吧,“紧张”也吧,“忐忑不安”也吧,我们都要抱着一颗平常心,以平静平和的心态进入今天的学习,好吗?(好!)请大家打开书本68页。今天,我们学习——
生(齐答):“钱塘湖行”。
师:那位同学来试读一下。
有几位同学举起了手。
师:“好,兰琳,你来试读一下。”
生(读):孤山寺北贾亭西,面平云脚低。
……
师:哪位同学来指正、评点一下。
生3:“浅草才能没mò马蹄,她读的是mèi马蹄;绿杨里白沙堤dī,她读的是白沙tí。
师:嗯,对,这个同学听得很认真。你知道为什么要读mò吗?这就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你看,前面是‘浅草’,后面是‘马蹄’,我们一猜,就应该是‘淹没了或遮没了马蹄’,而不是说‘没有马蹄’,所以读古文有时不妨用一用‘猜读法’,可以猜一猜它的字音和字义。猜读法,大家学古文时要注意运用。
好,哪位同学再来读一读。
生(蒋岱):孤山寺北贾亭西,面平云脚低。
……
读得声音洪亮,节奏准确,有诵的味道。读完后,同学们自发地鼓起掌来。
师:大家再听一听,看老师是怎么读的?
……
师:听出差别没有?大家注意前面有抒、舒缓、稍快等不同的语调,最后一句是重读,应读出喜的语调;而‘争暖树’,因为是‘争’,所以我以为读时语速应稍快些;而‘谁家的新燕’在‘啄泥’,表示疑问,所以应读出疑问的语。好,请全班同学像老师刚才那样朗读一遍。
全班同学齐声诵读《钱塘湖行》。
二、翻译、联想,再度感知
师:“同学们,从律诗和绝句角度来说,这是什么诗歌?”
生(齐答):律诗。
师:几言的?
生(齐答);七言。
师:对,七言律诗。它一共有八句,共分为四联,同学们知道每联的名字吗?(同学们大都摇)请听清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很好记的:结合体部位来记,(用手指部,)首联,(用手摸下巴,这是)颔联,(用手摸脖颈,这是)颈联,最后是尾联。好记吧,所以记忆要讲究方法。好,跟着复述一遍。
生(齐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书的注释,把全诗翻译一下,不懂的作记号,然后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