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50字。
  第二单元   祖国           第六课《黄河颂》
  1.作者(光未然)及作品。
  2.内容:A、写黄河是摇篮,历史贡献大;B、写黄河是屏障,地理优势;C、写黄河有肩膀,贡献伟大。
  3.主题: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4.写法: A、呼告的手法。B、反复、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
  5.语言特点明快雄健,节奏鲜明。
  第七课   《最后一课》
  1、文体(小说)、作者、主人公(小弗郎士)、主题(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对敌人憎恨,崇高的爱国精神)。
  2、理清故事情节。
  3、小弗郎士在小说中的作用:A、既是主人公,又是线索人物。B、起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C、写他的前后变化起到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
  4.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
  5.重点研读的段落:第20、21、24——29段。
  6.两人物的思想性格。
  7.写法:A、对比。B、以小见大。C、前呼后应。D、景物描写的烘托手法。
  8、文中重点句 的意思。
  第八课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1.文体(抒情散文)。主题:歌颂敢于迎接困难、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2、掌握比喻义:(重点)
  (1)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
  (2)用“扬子江黄河”比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3)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4)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
  (5)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6)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7)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4、找出“道路”、“境界”、“旅途”、“征人”、“崎岖险阻”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
  第九课   《土地的誓言》
  1、文体(抒情散文)、作者:端木蕻(hóng)良,“东北作家群之一”。
  题意:[主题]我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愿付出一切,把失去的夺回来。
  2.写法:A、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B、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的写法。C、用呼告的手法,变换称呼。D、想象、联想丰富。E、用大量的形容词,生动形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