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苏教版高中二册专题一、二测试题一
山东省昌乐一中 刘海涛
(分值:120分  时间:90分钟)
说明:分选择题和笔答题两部分,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笔答题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吞噬 (shì)  愕然 (è)   引擎 (qíng)  小心翼翼(yì)
B.倒坍 (tān)  跛脚 (bŏ)  刹那 (chà)  不屈不挠(ráo)
C.惬意 (qiè)  瞭望 (liáo)  空袭 (xí)   凝眸远眺(mōu)
D.粗犷 (kuàng) 呆滞 (zhì)  佚名 (yì)   目光炯炯(jiǒng)
【考点】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
【解析】注意声字相同的形声字读音的异同:“挠”读“náo”,不同于“绕”;“瞭”读“liào”,不同于“缭”;“犷”读“guăng”,不同于“旷”。
【答案】A
2、下列各组中字形均正确的一组是:(  )
A.震荡  匮赠   匮乏   纭纭众生
B.震颤  甲胄   溃逃   臭名昭著
C.肃睦  呆滞   奴役   震撼人心
D.和睦  暄闹   雷霆   哀声叹气
【考点】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
【解析】A.匮赠—馈赠  B.纭纭众生—芸芸众生  C.肃穆—肃穆D.暄闹—喧闹  哀声叹气—唉声叹气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面对这回音沉闷而单调的四壁,我所   的,我所   的又在哪里呢?
②我天没亮就醒了,不明白为什么感到那么   。
③我经常神经质,尤其星期天;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气氛令人   、呆滞、沉重。
A.咒骂 憎恶 窒息 窒闷 B.咒骂 厌恶 窒闷 窒息
C.诅咒 厌恶 窒息 窒闷 D.诅咒 憎恶 窒闷 窒息
【考点】重点考查结合语境正确选用词语的能力。
【解析】辨析近义词,要抓住不同的语素看其差别,一般近义词往往会在词义上有所侧重。咒骂,用恶毒的语言骂,词义侧重于“骂”的行为;诅咒,今义也是“咒骂”,但侧重于骂的原因“恨”。“憎恶”侧重于“憎恨”,“厌恶”侧重于“厌弃”。“窒息”侧重于“不能呼吸”,“窒闷”侧重于“憋闷”。
【答案】D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一样大。
B.为什么有些人挨饿,世界其他地方却有堆积如山的食物在腐烂?
C.1945年,声名显赫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
D.你能做的一切,从应该被做的角度来看,始终只是沧海一栗。
【考点】重点考查结合语境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析】“声名显赫”偏于褒义,应该用带有强烈贬义色彩的“臭名昭著”。
【答案】D
5、填入下句横线上的语句语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仰视天空,________________。
①这场残酷的战争也会告终。
②和平与安祥会重新回来
③冥冥之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考点】重点考查句子的连贯。
【解析】这三句都是“觉得”的内容,故③在前,①②的形成发展有先后的逻辑关系。
【答案】C
6、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肖洛霍夫,苏联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等。
B.海因里希·伯尔,法国作家,作品有《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等。
C.肖洛霍夫和海因里希·伯尔都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D.《安妮日记》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考点】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解析】A项中,《安娜·卡列尼娜》为托尔斯泰的作品;B项中,应为“德国作家”。D项中,应为“二战”。
【答案】C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