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280字。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结构模式等共四个层面的内容,其知识框架如下: 
  第一节     表达方式一、抒 情方 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1)总论——情与景的关系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基本形式:  
  ①触景生情(景→情): 
  ②以景结情(情→景): 
  ③缘情布景: 
  ④寓情于景(有景无情): 
  ⑤景略情在: 
  (3)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 
  ①以乐景写乐情 
  ②以哀景写哀情: 
  ③以乐景衬哀情 
  ④以哀景写乐情 
  2、借物抒情 
  (1)定义及举例 
  (2)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 
  ①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3、借事抒情(用典故) 
  (三)直接与间接抒情的相关范畴 
  1、点染2、曲直3、隐显4、移情     
  二、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一)基本概念: 
  考试重心 
  正面描写命题角度。 
  1、虚实结合 
  (1)定义(虚实的内涵) 
  (2)“虚”的三类内容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②已逝之景之境。 
  ③设想的未来之境。 
  (3)虚实结合的作用——“虚实相生” 
  ①相反相成 
  ②相辅相成 
  (4)“虚”与联想、想象 
  2、动静结合    
  基本概念 
  (2)  常用方式——以动衬静 
  3、点面结合 
  4、细节描写 
  5、色彩的渲染   
  6、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 
  7、白描 
  8、疏密 
  9、诗中有画: 
  二、议论 
  三、记叙    
  第二节:修辞手法一、比喻  四、借代  七、设问 
  二、比拟  五、夸张  八、反问 
  三、双关  六、对偶  九、互文 
  十、列锦 
  (一)定义 
  (二)作用(艺术效果) 
  1、凝炼美。2、简远美。3、含蓄美。 
  十一、迭字 
  第三节     表 现手法 
  一、象征: 
  (一)定义   (二)条件与特征 
  (三)作用: 
  1、把抽象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2、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二、联想和想象 
  (一)定义及举例 
  (二)联想、想象与夸张 
  (三)联想、想象与浪漫主义 
  (四)特别提醒——勿泛化使用 
  三、抑扬 
  (一)概念: 
  (二)分类 
  1、欲扬先抑 
  2、欲抑先扬 
  (三)相关范畴——褒贬 
  1、似贬实褒    2、似褒实贬 
  四、衬托 
  (一)概念: 
  (二)分类: 
  1、性质分类 
  (1)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 
  (2)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2、内容分类: 
  (1)人烘托人(2)物烘托物(3)景物烘托人物 
  3、特别提醒——烘托实际上是一种侧面描写。 
  五、对比 
  (一)基本概念   
  (二)特别提醒 
  1、对比,它不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而是一种内容设置的技巧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 
  (1)它们的目的不同   (2)修辞作用不同 
  五、渲染 
  六、用典  
  (一)概念 
  (二)作用 
  1、优点     2、缺陷 
  (三)类别 
  内容类型: 
  (1)用语 (2)用事 
  ①引用神话故事。 
  ②运用历史故事。 
  2、方式类型 
  (1)明用典故    (2)暗用典故 
  (3)正用典故    (4)反用典故 
  (四)常见常用典故 
  七、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