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610字。
2010年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拟题 秦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宽宥(yòu) 框架(kuànɡ) 荦荦大端(luò) 强颜欢笑(qiǎnɡ)
B.腼腆(tiǎn) 氛围(fēn) 夙兴夜寐(xìnɡ) 窸窸窣窣(sū)
C.掮客(qián) 骀荡(tái) 浑水摸鱼(hún) 楔形文字(xiē)
D.巨擘(pò) 谲诈(jué) 便(biàn)宜行事 悄然无声(qiǎ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问侯 时过境迁 荣膺 循名责实
B.融资 拾人牙惠 销假 溜须拍马
C.岔路 方枘圆凿 祓除 文恬武嬉
D.哂笑 余勇可贾 整饬 珠光宝器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儿无伤大雅的玩笑。
B.面对来自全世界报业的杰出代表,薄熙来一番力能扛鼎又饱含感情的话,首次向公众道出了今年以来重庆连串重拳掀起“打黑”风暴的真实初衷。
C.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D.三联商社股权拍卖事件最终尘埃落定。正如此前媒体预料,通过龙脊岛掌控三联商社的幕后人果真是国美电器掌门人黄光裕。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B.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形势,辩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往、大融合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
C.据调查,当今中国,数以亿计的青少年正在通过电视、电影以及网络游戏等来认识生活,在其中形成有关善恶对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认和思考自己与这个社会的关系。
D.“中国制造”的繁荣当然说明我们的进步,但“中国制造”的不足却值得深思: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少核心技术,我们不仅会沦为“打工者”,而且还将受制于人。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和平奖的理由是“他为加强世界外交和世界人民合作做出了非凡的努力。”“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引起全世界关注,让人们期望更美好的未来。”
B.据了解,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人盛典本年度特别增设终身成就最高荣誉大奖,经过百名华语资深媒体人推选,决定授予著名科学家、中国航天科学奠基人钱学森。
C.记忆是一个很难捉摸的东西。有些强迫记忆,急时用,不是丢三落四,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有的却是另一种情况,一句偶发的戏语,竟变成“永不消逝的电波”。
D.电视剧《女人不再沉默》某片断:苏静因不用公积金买房与男友武正军闹了别扭后,找女警官董娴聊天,董娴谈话中用到“平心而论”一词,字幕打出的这一词语是“凭心而论”。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对于广大的传统工业城市、正在建设和发展为地区中心城市和国际性城市来说,创意产业的发展确实能够在城市的结构转型方面发挥相当的作用。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意产业园区就成为了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