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石 钟 山 记
                           主备人:黄 磊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殆”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二、能力目标
1.运用提问点拨、比较法,通过与《游褒禪山记》比较,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2.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
三、德育目标
1、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有疑必察的求实精神;
2、领悟并体味文中阐明的人生哲理;
四、学习设想
1.本文在结构上采用以议展开,以疑入手,在表现手法上采用散文常用的修辞方法,这是本文重点掌握的内容。
2.介绍一些有关石钟山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3、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具准备
  图片、资料、教学磁带、录音机、投影仪或多媒体、投影胶片。
六、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阅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弄清文章结构,落实字词。
  学习过程:
  一、导语设计
  刚学过的王安石的《游襃禅山记》不同于一般游记,其特点是即事明理,  叙议结合;而被誉为“坡公第一首记文”的《石钟山记》又有何特点呢!
  二.关于作者及作品
  苏轼与王安石都是北宋人,苏从年龄上小于王,因政见与王安石/司马光  等不合,被新旧两党排挤,一再被贬,甚至入狱,这种政治遭遇和长期在许多地方做地方官的经历,使他对社会和人民生活加深了了解.这对他的作品有很深的影响.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题材广泛,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他还列“宋四家”(苏轼、黄庭坚、蔡襄、米芾fei)之首。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听录音,请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正音正字:钟磬 莫夜 栖鹘 鹳鹤 窽坎 无射 镗鞳 
2.挂出石钟山的彩色图片和地理位置示意图(多媒体演示更好)
  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石钟山在哪儿?为什么叫石钟山?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这篇课文记了怎样的事,阐明了怎样的道理?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加以回答.
(3).归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