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爱莲说》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的结合。
  2.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
  3.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以“莲”自况,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学习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内容,了解写法。
  2.反复朗读,背诵默写。
[学习方法]
  1.初懂课文后,用“耳听背诵法”(课堂)和“抄读法”(课后)揣摩课文,背诵课文。
  2.疏通文意,理解内容,可以从能提起全文的词、语、句入手,理清“文脉”。抓住了“文脉”,自然就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问题设计]
  1.我们在第十七课学了贾平凹的散文《我的小桃树》。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它托的什么物,言的什么志?我们今天学的《爱莲说》与《我的小桃树》有什么相似点?
  2.《爱莲说》的体裁是“说”,在这之前我们学过《马说》,请你介绍一下“说”这种文体。
  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词义和用法。
  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予独爱莲之出泥而不染”
  焉: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鲜:①“陶后鲜有闻”;②“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中:①“中通外直”   ②“度不中而轻发”
  而:①“学而不思则罔”;②“出淤泥而不染”
  4.开头一句指出可爱的花很多,总领全文,借以引出人们对花的不同爱好。写别人爱菊、爱牡丹,都是衬托,作用在于突出“予独爱莲”,引入正题。请问: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
  5.莲花有哪些可爱之处?应怎样理解它的象征意义?
  [提示]:莲花是本文主要的描述对象,是言志所托之物,作者从多方面描绘莲花特征,围绕“君子”的品性,寄寓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正直,行为端正。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志洁行廉,美名传扬。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