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8750字。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原创: djm4807 山东烟台开发区教研室 邓建明 djm4807@hotmail.)
重要提示: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考生必须将自己的解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视作“未答卷”处理。考试结束后,考生只交“答题纸”;监考人员只装订“答题纸”。
一、卷面(3分)
提示:此题无需作答,阅卷老师会根据你在“答题纸”上的文字书写、卷面等情况综合评分,所以你的答题文字都要认真书写呀。
二、积累与运用(39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一(5)题。(7分)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 )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suì( )、高超的智慧。
⑴在文中的□中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 (1分)
⑵结合语境,给加点的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分)
精巧绝伦:( ) 深suì:( )
⑶结合语境,解释“相形见绌”的意思。。(2分)
相形见绌: 。
⑷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把它找出来并加以改正。(1分)
错别字: 。改正: 。
⑸用“无论……还是……都……”写一句话。(2分)
2.判断划分朗读节奏。(3分)
⑴下面对诗文句子的朗读节奏或语意停顿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B.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C.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D.四时/之景不同
⑵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每句只划两处)(2分)
①先 生 不 知 何 许 人 也。
②录 长 补 短 则 天 下 无 不 用 之 人,责 短 舍 长 则 天 下 无 不 弃 之 士。
3.请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或熟语。(5分)
⑴用“心” 读书,还得讲究方法。其一,□□□□。先读浅显的,后读深邃的。其二,□□□□。读书时应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其三,□□□□。读书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四,注重实践。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结合,二者□□□□。
⑵开卷有益,多读书有利于提高作文水平。正如杜甫所说:“□□□□□,□□□□□”。不过,读书时不必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而要善于整体把握,领会要旨。正如陶渊明所说:“□□□,□□□□”要真正学得扎实,还得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并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正如孔子所说:“□□□□□”。
4.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作者名、作品名。(5分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
“行万里路”,语文在路上:过零丁洋,感受①“人生自古谁无死,___的豪情壮志;登岳阳楼,感悟范仲淹②“___,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攀飞来峰,领略王安石③“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凌云壮志;漫步赤壁,体会④“东风不与周郎便,___” 的抑郁;泛舟富春江,体味⑤ “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情怀;回归田园,体验⑥“采菊东篱下,___”的悠闲心境……
“读万卷书”,语文在书中:读郭沫若的《雷电颂》,倾听屈原⑦“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___、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的呐喊;⑧读___(作者名)的《海燕》,领略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崇高精神;读⑨汪曾祺的《 》,品味家乡民俗风情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