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2张。有教案,约1740个字。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语文第14课《秋天》教案
  Yunping7811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品味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歌意境。
  2、品味、赏析优美的语言。
  教学设想:
  本课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因此要注重诵读,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在朗读中感悟诗歌优美的意境,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秋天向来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诗篇,你知道哪些?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大家说了很多,看来大家积累的不错,在这些诗篇中以悲秋居多,当然也有一些喜秋颂秋的诗章,如刘禹锡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那么在现代散文家、诗人何其芳的眼中秋天会是怎样的哪?一起走进《秋天》,感受秋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交流作者情况。(教师课件补充)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肥硕(shuò)栖(qī )息鳊(biān)鱼乌桕(jiù)叶寥(liáo)阔枯涸(hé )梦寐(mèi )  清冽(liè  )  
  3、听教师配乐范读,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4、根据范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5、小组内一听一读式交流。
  6、朗读展示。
  7、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图画?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为诗歌中的几幅画起什么名字?   
  示例:@ 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