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石钟山记》教案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质疑、解疑的思路,把握作者叙议结合,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精神。
3、辨析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掌握“鼓、殆、莫、发、何”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步骤]
一、导入

※石钟山在哪儿?是一座什么山?
明确:提醒学生看教材注①,并推出介绍文字“石钟山”。
二、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解决文言基础知识问题
(一)正音(略)
(二)实词析疑: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钟鼓不绝。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奏。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于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通暮(m))。例:莫夜月明。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例: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焉:①兼词,相当于“于之”。例:微波如焉。②用在句末,语气助词。例:如乐作焉
斤:①重量单位。②斧头。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三)明确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
1、微风鼓浪    (名→动)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动→使动)
3、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名→动)
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名→状)
5、大石侧立千尺   (名→状)
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名→状)
(四)掌握相关文言句式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明确:定语后置
2、古之人不余欺也。
 明确:宾语前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