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句的类型及改正方法
语序不当
多项定语次不当
多项状语次不当
虚词的位置不当
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前后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缺主语
缺谓语
缺宾语
赘余
结构混乱
这是一个很大类别,这里说的是不能简单地用“主语”“宾动”“名动”等等来归类的情形。这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这就犯了结构混乱的毛病,也有人标之为杂糠。这种结构混乱(或句式杂糠)的句子,往往表现为: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上;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作另一句的开头;一句话说了一半,又另起炉灶,一句;或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如:
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了。
(应该从“曾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应该从“要出版……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个句中选用一句。)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不未见,正式主语应当是“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而不能是“我们”。)
五、表意不明
造成表意不明原因多数是因为句子有歧义,同一个句子表达,不同的人去读可能会有不同理解,如果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讲法,都是表达不明白,要读者伤脑筋的。
一辆乳黄色和涤红色的电车下驰过去。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如果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加“漆了”二字,可消除歧义。)
现全渠正勘测完毕恭毕敬144华里。
(没有说全渠全有多长,有可能是非曲直144华里,已勘测完毕有可能不只不过144华里,其中完成的有144华里。
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这是语法停顿不同造成的歧义,一种理解它是动宾短语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一种理解它是偏正短语,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平等了。
(从全面一看,说的是“妇女级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妇女男子在法律上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