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240个字。
《永远执著的美丽》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执著的美丽”的含义,体会袁隆平崇高而执著的人生追求。
  2.抓住关键语句,品味课文的语言,提高对语言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课文题目以及其它语言的准确与特别含义,领会文章的主旨。
  难点:“美丽”即袁隆平的精神
  教学时数:两课时
  授课时间:2008年3月11日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采用“问题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走进文本
  导入一:展示袁隆平的一张农田照片或者让全班学生看课本里的袁隆平照片,问:这像不像一个很普通的农民?站在农田里的这位“农民”,如果不了解他更多的情况,谁也不会把他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或者美国科学院院士联系起来的,而袁隆平在1995年就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4月29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美国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出席世界数百名顶级科学家参加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年会。
  导入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永远执著的美丽》一课。大家看题目,我们先一起把题目推敲一下(学生推敲题目可能是很肤浅的,教师就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完成对课文的熟悉,这是进一步解读课文的基础)。
  二、熟悉文本
  1.检查预习。
  袁隆平档案
  填写项目填写内容备注
  姓名袁隆平
  性别男
  年龄71岁(1930年9月7日生)
  出生地北京
  学历大学(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
  爱好寻找美丽的农村风景
  理想所有人不再挨饿;有生之年有两大心愿
  成就续写了“绿色革命”的新突破;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特殊称呼杂交水稻之父;神农
  体现精神执著追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这个档案,既能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又能使学生多次熟悉课文,为进一步解读课文打下基础,可谓一石二鸟)
  ……
  三、解读文本
  1.分析题目中的“永远执著”:
  “永远执著的美丽”中的“执著”,还有一种写法“执着”。两者是同义的: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本文的“执著”一词意指“坚持不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