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题,约9330字。
广西贺州高中2010届高三语文春季学期第一次测试试卷
2010-02-20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第I卷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第Ⅱ卷用黑钢笔或黑色水性笔按要求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 (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喀什(kā) 色厉内荏(rén) 逛大街(guàng) 渐臻佳境(zhēn)
B.飙车(biāo) 飞来横祸(héng) 迫击炮(pǎi) 追本溯源(shuò)
C.泥淖(nào) 自出机杼(zhù) 唱主角(jué) 觥筹交错(gōng)
D.攻讦(jié) 心广体胖(pán) 黄澄澄(chéng) 饿殍遍野(piǎo)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世人激赏苏东坡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的这一人生境界在《定风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途中遇雨,触动了他敏感的心灵,仕途多舛,宦海沉浮,与眼前这场猝不及防的山雨何其相似,但苏轼一样等量齐观。
A.淋漓尽致 B.仕途多舛 C.猝不及防 D.等量齐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众多明星的加盟成为《赤壁》吸引观众追捧的卖点,首映4天半,以10147万票房和288万多观影人群,荣登本周排行榜榜首。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
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蜗居”本来用于谦称自己的住所“像蜗牛壳一样狭小。”这一词语的流行,和2009年热播电视剧《蜗居》有关。
B.还记得“行百里者半九十”吗,这是在告诉我们:做事愈是接近成功,就愈是困难重重。
C.谈到央视春晚的时候,大家注意到这一现象,最近两三年的春晚歌曲,听了也就忘了,再也不像从前,总会有那么几首,不论男女,不论老少,都特别喜欢,并且广为传唱。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D.《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郝铭鉴解释说,2009年十大流行语,是经语言文字专家讨论评议后共同选定的。因此,“周立波”、“曹操墓”、“甲流”等一般新闻词语,以及只出现在网络中,尚未被纸质媒体广泛使用的词语如“杯具”(悲剧)、“洗具”(喜剧)、“楼脆脆”、“桥塞塞”等,都没有被作为语言文字使用现象加以研究列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绿色技术发展现状
①我国污染末端处理技术即“深绿色技术”发展较早,技术水平也较高。而“浅绿色技术”即减少污染产生的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滞后。20世纪70年代以来,针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世界各国通过不断增加投入,治理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以减小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但末端处理只能减轻部分环境污染,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原因很简单,一边治理,一边排放。在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以末端处理为主的污染控制战略必须改变。于是,清洁生产的思想产生了。
②清洁生产其基本内涵是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采取预防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的产生,概括地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采用清洁的能源,少废或无废的清洁生产过程,以及对环境无害的清洁产品。我国的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是从处理“三废”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废水、废气、废渣是环境治理的重点。在废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