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90字。
  外国诗两首
  【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感受自然的美。 
  2.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并尝试写简单的诗。 
  3.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
  【学习重难点】
  1.诗歌诵读。 
  2.诗歌仿写。 
  【课时安排】一课时
  【资料链接】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树篱________    蝈蝈________    蛐蛐________ 
  喧响________    欢嚷________    微漾________ 
  2.按要求填空。 
  (1)《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________________和冬日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赞美________________,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 
  (2)《夜》这首小诗着力展示夜的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和他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3.从除例句以外的23个大写英文字母中任选3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个联结在一起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陷。 
  仿写:                                                                        
  【课文分析】
  (一) 阅读课内诗句,按要求回答问题。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呜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