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00个字。
课题 一面 体裁 记叙类 内容 名人交往、悼亡
主备人 何春林 备课组成员 汪未兰顾明军马冬林何春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外貌描写和作者感受融为一体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2)学习描写人物的写法。(3)理解记叙文在记叙的基础上议论抒情的运用。2.能力目标:(1)理解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方法,提高分析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能力。(2)提高记叙中叙议抒情自然有机结合以突出人物特点的能力。3.情意目标:认真体会鲁迅先生真诚地关心和帮助进步青年的情怀,从中受到鼓舞,并提高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加深对他的感情。
教学设想 本文为一篇回忆性悼亡文章,作者因为十分崇敬鲁迅喜读鲁迅文章,行文风格中也不免有了一些鲁迅味,这是很有意思的,教学中应当(1)注重阅读感悟:引导学生认真默读、朗读课文,加强整体感知内容与情感。(2)重点:研读作者同鲁迅先生见面的部分,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3)体会语言。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深入揣摩,认真学习。(4)难点:对本文遣词造句的描写议论中强烈的感情色彩以及作者思念和崇敬鲁迅的思想感情,适当引导分析,从而激发学生对鲁迅的崇敬之情,关键是掌握一个度,过则不当。(5)教学方法以讨论赏析为主。(6)视情况用二至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第二三课时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论、施教者
修改与备注栏
第一课时
介绍作者、写作目的,整体熟悉情节内容,感知情感。
1导入:当代追星FANS现象,具有跟风特点,没有忠实性在腥风血雨的上个世纪初,在正直进步的青年眼中也有一个耀眼的星星,他就是鲁迅……
2简介背景
鲁迅逝世的前四年,也就是1932年,他怀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坚定信念,写下了一系列战斗的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阶级的污蔑诽谤,并亲自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他曾说:“从俄国文学那里,看见了被压迫者善良的灵魂、辛酸和挣扎。”在国民党的黑暗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