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
溧阳市上兴中学 孙国红
开课级别:校级
开课时间:1998年10月15日
教学目标:
一、理解文中字、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二、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本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齐读课题)
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3、明确学习步骤:知作者——解题目——通文意——得中心。
二、检查预习
1、简介作者(指名介绍,师补充):韩非,春秋时韩国公子……
2、解题:
(1)指名介绍扁鹊、蔡桓公
(2)解释“见”
3、正音(投影出示,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1)给汉字注音:蔡桓( )公 腠( )理 寡( )人 桓侯( )
(2)多音字注音:立有间( ) 桓侯不应( )
间( )断 应( )该
(3)写出通假字,并注音:
不亦说乎(__通__,音___) 汤熨(__通__,音___)
火齐(____通___,音____) 还走(__通____,音__)
4、解释加点字,并说说句子的意思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不治将益深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臣是以无请也
三、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
1、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找出写每次见面的起讫处。
2、齐读课文。
3、按情节的发展把故事分三层,并归纳各层内容。
4、指名复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