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张,且包含与课件一致的教案,属于学校获奖作品,下载即可使用,内容翔实全面,教案精品。
约4050字。
八年级下级分层教学设计方案(语文)
第2课 课题 我的母亲 课型 讲读课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2. 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 品味语言,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1.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 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感受母爱
教学难点 感受母亲的伟大,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切的怀念与感激之情,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情感。
达成目标 A类:能感受母亲的教育之恩,并用具体的事例表现出来
B类:能概括文中刻画母亲的具体事例,体会母亲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母亲
的怀念、敬爱之情
C类:能把握文章内容,掌握本课生字词
预习内容 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给生字注音,将课文读一遍,了解课文内容
学法指导 A类,概括、归纳
B类,理解、揣摩
C 类,朗读、识记
教学过程 见 下 页
作业布置 A类,能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情感,能通过典型事例表达母亲对自己的教育与关爱。
B 类,能理清文章层次,概括围绕母亲记叙的典型事例。
C类,抄写词语并明确词义,能运用词语造句。
板书设计 见 下 页
教学后记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受到母亲的影响,而著名学者胡适的母亲在胡适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学习作者自传中的记叙自己母亲的这一部分。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去品读这一位伟大的母亲,去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一、 作者简介
1、学生交流收集资料
2、(师一边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展示图片,一边对作者及父母进行简单介绍。)
胡适(1891—1962)字适之,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的积极倡导者。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胡适非常有才能,他一生中获得36个博士学位,这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罕见的。他的《文学改良刍议》在当时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一九二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一九二八年与徐志摩等出版《新月》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