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诗歌鉴赏》教案
新疆伊宁八中 朱典锴
教学目的: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
     2.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堂类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我们可以不够富有,但精神不能贫穷;我们可以不够渊博,但思想不能浅薄。如何做到呢这一点呢?——读诗。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古诗更是文学艺术的瑰宝。经常阅读古诗不但可以让我们认识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而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使同学们在今年6月的高考中轻松拿到那本该属于你的6分(高考诗歌鉴赏题赋分6分)。

二 提问,前提诊测。对于一首诗歌,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鉴赏呢?我想先听一听大家的意见。

三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鉴赏诗歌也是如此。我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些简单易操作的鉴赏方法。板书:诗歌鉴赏。

四 讲授新课
1.鉴赏的第一步是:理解诗歌的构思。 (板书) 诗歌中材料的选取与布局是诗人精心构思的结果,它们必然有其独特的表现力量,我们必须去深入思考,体会其妙处。(板书:材料的选取与布局)例如《天净沙·秋思》(投影)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提问:它在材料的选取与布局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讨论,回答。明确
前18字写到了9种事物,虽无动词连缀,却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悲怆凄凉萧索的动态的画卷,此时多一字反而可能破坏这种意境。换言之,正因为没有动词,这18个字才具有了浓郁的悲怆情调。
  2.鉴赏的第二步是:把握诗歌的形象。(板书) 有人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但我认为,诗歌比画更具动感,诗歌形象也就因此而更丰富的内容,更悠长的韵味。读诗的过程就是这些形象在大脑中重现的过程。如何使之重现?----运用联想和想象。(板书)例如李清照的《点绛唇》(投影)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含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3. .鉴赏的第三步是:领会诗歌的意境。(板书)有同学说:老师,你说的意境我知道呢,满脑子都是,但我说不出来,怎么办?这是正常的。我有一个解决办法供大家参考:用几个二字或四字短语概括你的感觉,然后挑选最恰当最有文采的一两个。千万不要只顾说“就是好!就是好!”例如岳飞《小重山》:(投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