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分析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什么是美?古人以“羊大为美”,大家以什么为美?生活中美无处不在,自然美、人情美、人性美……给大家介绍三个艺术美的珍品----法国罗浮宫三宝(展示图片)
断臂的维纳斯美不美?完整的原型和断臂的维纳斯,你更欣赏哪一种?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清冈卓行是怎样看的?
二、整体阅读
1. 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艺术见解?
2. 作者有哪些理由?分了几部分阐述?
点拨:抓关键句、关键词
明确:“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从三方面回答了两个问题(展示结构图)
三、具体研习
1.浏览1-5段,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欣赏断臂维纳斯的理由。(讨论分析)
明确:丧失双臂 想象 缺憾美(虚实相生)
2.补充介绍虚实相生的原理
3.是不是所有的缺憾都能生成美? (分析6-7段)
明确:巧妙的缺失
4.是不是所有巧妙的缺失都能生成美?
明确:主体的美感
小结:只有美的主体巧妙的缺失之后,才能引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形成缺憾美。
《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这种缺憾美,同时还告诉我们怎样去欣赏缺憾美----发挥想象
四、拓展探究
1.你发现文学及艺术作品中的缺憾美了吗?哪些人或事物(可具体也可抽象)正因为残缺而完美,因不完整、不圆满而更有价值。(讨论发言)
《红楼梦》有两度残缺, 使它具有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文学作品中的悲剧“将美好的东西撕破了给人看”,却产生了震憾人心的特殊美感。
2.在许多时候,艺术的缺憾往往会带来艺术的完美,那生活的缺憾会带来生活的完美吗?(讨论发言)
艺术因缺憾而完美,生活因缺憾而丰满。
追求完美、正视缺憾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