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740字。
2010年中考语文综合复习资料
第一讲:识字与写字
考点1:正确给汉字注音
考点2:准确掌握汉字字形、字义
考点3:汉字的书写要规范
一、考点讲解
考点1 正确给汉字注音
给汉字注音是最基本的语文知识,要做到正确,无误,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注音、标调要符合拼音规则。
“i、in、lng、u,这四个韵母单独成音节时,前面加y、w,即yi、yin、ying、wu。其他所有以i、u开头的韵母单独成音节时,前面的i、u,改为y、w,如yang(阳)、wang(汪)、you yi(友谊)。
j、q、x跟韵母u拼写时,u上两点要省去,如ju(举),qu(区),xu(需),而n、l跟U相拼时,U上两点则不能省去,如lu(绿)、nu(女)。韵母iou,uei,uen前面加声母时,写成iu、ui、un,如liu(流),hui(会),hun(浑)。
韵母儿i拼音是er,用作韵尾时写成r,如er tong(儿童),“花儿”则要拼写成huar。
声调要标在韵母中的主要元音上。声调符号标在i上面时,上面的点要去掉,如yi(衣)。拼音时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若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就用隔音符号隔开,如pi’ao(皮袄)、ku’ai(酷爱)。
(2)多音多义字要结合具体语境正确推断字的读音。如省略(sheng),反省(xing)。
(3)注意形似字的读音。有些形似字的读音相同,如“幕、暮、慕”都读mu有些形似字的读音不同,如“诲、侮、酶”三个字分别读作hui、wu、mei。
(4)对形声字要掌握规律,有些形声字的读音不能只取声旁。如“撼”读han,不读gan;“裸”读luo,不读guo。
(5)对于一些不常用的汉字要熟记读音。如膺(ying),觑(qu)。
注意下面的几种语音误读的现象:1.多音误读。多音误读是最常见的语音误读现象,也是中考语音考查中的最常见知识点。避免多音误读的科学方法,就是将多音字的字音和字义联系起来记忆。因为多音字字音的变化和字义的变化常常是相互关联的,抓住多音字的音与义的变化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提高记忆的效率。如“称’’字,有三种读音:(1)读“cheng”时,有以下几个主要意思:①量轻重;②叫,叫做;③名称,如“简称,别称”;④说,如“拍手称快”;⑤赞扬,如“称许,称道”;⑥举事,如“称兵”。(2)读“chen"时,有以下几个主要意思:①适合,如“称心如意,称职”;②两边相等或者相当,如“对称”。(3)读"cheng"时,“称”相当于“秤”,即是“衡量轻重的器具”。“称”字的第一种读音包含的意义比较多,第二和第三种包含的意义比较简单,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只要牢牢的记住后面两种读音和对应的意义就可以排除多音误读的现象。很多同学可能会将第二种和第三种读音混淆,即前鼻韵和后鼻韵混淆,当我们记住了两种音义结合之后,这种错误就很容易避免。再如“血”字,在书面语词汇中读“xue”,在口语词汇中读“xie"。
2.偏旁误读。汉字里面有很多的形声字,即形符在意,声符表音.随着汉字的发展,汉字古今语音的变化,许多形声宇的声符已经失去了注音韵作用,如果还是以偏旁去认读汉字的话,误读的现象就会产生。如“于涸(he)”误读为“千涸(gu)”,“讣告(fu)"误读为“讣告(bu)”,“哺育(bu)”误读为“哺育(pu)”,“戛(jia)然而止”误读为“戛然而止(ga),“垂涎三尺(xian)”误读为垂挺三尺(yan)”。
3.形似误读.形似字误读是由于字形相近而产生的语音误读现象。如“证券(quan)”误读为“证券(juin)”,“针砭(bian)”误读为“针砭(bifin)”,“莘莘学子(shen)”误读为“莘莘学于(xin)”,“相形见绌(chd)”误读为“相形见绌(zhu6)”.
4.方音误读.某些方音和普通话标准音之间存在着差异(如平,翘不分,h、f不分,尖,团不分,前后鼻韵不分等等)也是造成拼写错误的重要原因。我们在平时的语音学习中注意比较所在地区的方音和普通话标准音的区别,有意识地加以纠正。
5、习惯误读。如“熬(ao)菜”误读为“熬(ao)菜”,“伺(ci)候”误读为“伺(si)候”,“档(dang)案”误读为“档(dang)案”,“氖(fen)围”误读为“氛(fen)围”,“心宽体胖(pan)”误读为“心宽体胖(pang)”。
6.其他误读。如姓氏、地名、古人名中的文字的读音。经常被误读。姓氏中的“区”姓,读“ou”,不读“gu”“朴”姓,读"piao",不读"pu”,“单”姓,读"shan",不读“dan”地名中的“厦门”的“厦”读"xia",不读“sha”;古人名中的“南宫适”的“适”字,读“kuo”,不读shi",
考点2 准确掌握汉字字形、字义
为避免汉字字形出现错字或别字现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认真辨识同音字。要区分同音字的意义和形体,并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
(2)仔细辨别形似字。对于形似字要多作比较,找出细微差别,并从意义上区分形似字,牢固掌握形似字的形、义。
(3)注意错别字。在写字过程中,要仔细辨认形体的特点,尤其是对使用频率不高或笔画较复杂的字要记清结构、笔画。不要现多写或少写笔画,改变形体或自造简化字的差错。
(4)准确理解字义。一个字一般有多项意义,对字义的理解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