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50字。想象世界,学习虚构
教学目标:
1、了解虚构的类型
2、通过虚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设想:
学习虚构其实就是培养想象能力。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强调要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许多写得好的作文常常是虚构之作,只是这些作品编得圆熟而已,说明写作往往离不开虚构,更离不开想象。因此,本节的作文训练以训练学生的想象为主。
课前准备
学生自学本单元的知识短文,掌握以下内容:
1、什么是想象?想象有什么作用?
2、你在以往的写作过程中是否用到了想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想象能力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智力,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慧。
当我们读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眼前就会出现一幅色彩绚丽的江南春景图;当我们听着那如泣如诉的古筝独奏《苏武牧羊》时,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衰草连天的草原,苏武正怀抱符节,步履维艰地向前走着;面对着黑板上的一个圆,我们可以把它想象为我们所生活的星球。想象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一种写作能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吧。
二、想象
那么,什么是想象呢?我们书本怎么说的。请同学读一下。
它是指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文艺创作的起点,写作离不开想象的参与。好的文章往往得益于美妙的想象,如精美散文《荷塘月色》。其中一段 (P3)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段文字,“羞涩”也好,“歌声”也好,都是主观想象之笔。朱自清先生能把月光下寂静的荷塘写得如此富有生气,靠的不是用宏伟的结构和华美的文字,而是新奇的想象,委婉细致的描写。
此类美文,我们的一些同学看后常叹息:“这景,我也观赏过;这些事,我经历过;这一主题,我也思考过,为什么他写得这么精彩,而我不行呢。”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象缺位。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想象练习,请同学们发挥想象。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波浪线~~~~,学生想象它是什么——山脉 攒动的人头 弯曲的绳子 蛇 心电图 方便面 蜿蜒的小路 妈妈的皱纹 荷花的香味 音乐的旋律 起伏不定的成绩 坎坷起落的人生 不平静的心情……
这看似呆板的曲线,经同学们一加以想象,竟包含了如此丰富生动的内容。可见,想象能让单一变得多样化,让呆板化做生动,能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无怪乎爱因斯坦说: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
三、虚构
想象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写作文时如何运用想象呢?其实,虚构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下面,就让我们在想象的世界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