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30字。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雷玲娜 地区:郴州 学校(通信地址):郴州一中语文组 邮编 423000
电子邮件: 3572564@qq.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2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年级 高一 学期 上期 学段 第2学段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了解虚构的概念和类型。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掌握虚构的技巧和标准,既要大胆想象,又要合情合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写作时运用想象虚构的兴趣,促进敢于创新作风的形成。
教
学
重
点 培养学生怎样大胆而又合理的虚构。
教
学
思
路 趣味导入,激发想象——“虚构”的理性认识——“虚构”的范文分析——“虚构”的能力训练——“虚构”的方法小结——“虚构”的作文实战演练
主要
教学
方法 由浅入深引导法、趣味激发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
学
资
源 1、在“虚构”的范文分析环节,利用教材中“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的作文指导
2、在“虚构”的能力训练环节,学生做想象创作时,轻声播放激发想象的音乐。
3、下课前,将教师用书中,各类虚构作文的范例,复印后发给学生做辅助资料。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共
一
课
时
一、
趣味导入激发想象 1、出示一条曲线,让同学们对曲线展开想象力,说出自己的想法。
﹋
2、用名言说明想象的重要性。
想像是一切创造之源——爱因斯坦
展开想象力,对曲线做出各种想象,如:波浪、 山脉、攒动的人头 心电图、妈妈的皱纹、荷花的香味、起伏不定的成绩、人生的坎坷起落…… 1、 以曲线导入,激发想象力
2、 认识想象的重要作用,引出虚构。
二、
“虚构”的理性认知
3、指导学生理解虚构的概念。
虚构的概念
虚构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法。指作家创作时在掌握生活素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加工,塑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
虚构≠说假话,它是一种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
4、指导学生了解虚构性作文的类型。
虚构性作文的类型
(1)把现实生活典型化。
例:《程序控制的把戏》 、《对门》
(2)科学幻想。
例: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乔迁之喜》
(3)童话寓言。
例:续写《小麻雀和老头的故事》 、《赤兔之死》
1、通过虚构概念里的几个关键词语(生活素材,综合加工,典型形象),对概念进行初步理解。
2、思考:《史记•鸿门宴》中是否有虚构?
3、由《史记•鸿门宴》的例子明白虚构的实质:虚构≠说假话,它是一种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
4、在发下的范文里快速判断其虚构的类型。
1、让学生们初步了解虚构的基础是真实生活,为训练虚构能力打下基础。通过举《史记•鸿门宴》的例子,让同学们更进一步了解何谓艺术的真实。
2、了解最常见的三种类型,并发下三种类型的学生范文各一篇,以便学生在课后写作时可以借鉴模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