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哀江南》教案16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40 KB
评级:
时间:
2010/3/8 21:59:37
下载:
本月:1 总计:36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4220字。
哀 江 南
宿州二中 陈恒广
教材分析:
《桃花扇》是清代戏曲的压卷之作。它借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来抒发兴亡之感。本文出自《桃花扇》的最后一出,由戏曲中的人物——苏昆生所唱的七首曲词组成,旨在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苏昆生,面对物是人非的现实场景,产生了巨大的情感落差,发而为黍离悲声。这种感触,不是苏昆生独有的,而是那个变幻的时代产生的民族悲声。《哀江南》之所以引起强烈的共鸣,那是因为这种民族悲声里,包含着千百年来志士仁人的对历史的兴衰的探索。也正是这个原因,《桃花扇》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写男女爱情故事的戏曲。
七首曲词,六首侧重写景,最后一首直抒胸臆。诗词鉴赏的重点,往往落在表达技巧和精炼的语言上。本篇《哀江南》是安排在高中语文的第四册,而第三册里刚学过古典诗词,高二学生完全有能力用诗词鉴赏的方法鉴赏、品评文中的曲词。
教学目标:
1、 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
2、理解曲词中所表达的深挚、强烈的亡国之痛。
3、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
赏析情景交融的写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通过对南明灭亡后南京城内外景象的描写而抒发的感情。
2、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设身处地的感知课文,理解课文,进而达到鉴赏目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解决本文生字词,并熟读全文,选背其中的一二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高度概括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朝代更替的规律。而朝代的更替往往是通过战争完成的。战争之后,往往是一片萧条,社会遭到极大的破坏。目睹萧条衰败之景,人们往往伤感不已。此情此景,文人们留下了不少作品: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今天,我们拜读孔尚任的《桃花扇》结尾的一套北曲——《哀江南》,领会苏昆生的心情。
二、作者介绍
(多媒体展示)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塘,自称云亭山人,曲阜人,孔子64代孙。他“十年时间,三易其稿”,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一时,“王公荐绅,莫不借抄”,歌台演出,“岁无虚日”。《桃花扇》的成功,使他誉满文坛,时人将他与《长生殿》的作者洪昇并论,称“南洪北孔”。
三、《桃花扇》剧情介绍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哀江南》教学设计4 人教版
《哀江南》教案15 人教版
《哀江南》视频课堂实录6 人教版
《哀江南》视频课堂实录5 人教版
《哀江南》ppt63 人教版
《哀江南》ppt62 人教版
《哀江南》ppt61 人教版
《哀江南》说课稿ppt 人教版
《哀江南》教案14 人教版
《哀江南》ppt60 人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