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辽宁省鞍山一中2010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科试题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103 KB
评级:
时间:
2010/3/10 15:41:11
下载:
本月:1 总计:47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18题,约15600字。
鞍山一中2010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 文 科 试 卷
命题人、校对人:齐次、倪玉虹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注意事项:
1. 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2.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 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答题卡和作文纸一并交回。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水性笔或碳素笔作答。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食文化之遐思
田育臣
“饭局”、“霸王餐”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在小康生活的今天已变成一种“中性”或“贬义”词,而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它曾是权力、地位的象征,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它的演化与嬗变也同时折射着中国时代、文化和生产力的发展历程。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是我国几千年来历朝历代有作为的统治阶级所秉持的强国治民之道。土地神、灶神、蝗神庙等文化现象成为人们心灵的寄托。这些是粮食作物生长的必备环境之使然,是人类对风调雨顺的企盼以及对掌管天地万物的神祗之敬畏的结果。它们符合自然与社会的生存法则,遵循了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人类只有依规办事,他们才有可能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每当一种现象得到人们普遍接受的时候,这种现象就会成为一种潮流,并进而变为一种习惯和习俗,久而久之,在人们理性思维的左右下,它便成为一种独有的文化。文化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社会实体,它总会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融合性和开放性,总能外衍出其他的文化现象。而食文化兼具人类时刻都离不开食物的特点,它所衍生出的文化现象也深深地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并成为一种文化必需品,在人们生活中生根发芽。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他把生理需要作为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当这一需要被满足之后,其它的需要层次才能得到满足。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语言文化、民俗文化、礼仪文化等等这些才得以产生并发展。但这些仅仅只是食文化横向延伸出来的文化现象和实体,由它纵向发展而来的文化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文化斗争与融合中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并变成一种礼仪和规则,至今仍被我们现代人所遵循,并作为文明人的标识,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思想影响之下,“吃饭请客”已成为一种心理习惯,法律上虽没有这种规定,但它已成为一种潜规则,伦理、世俗所承认的、不允许违背的一种潜规则,也许这就叫习俗。这种潜规则一旦违背,便被视为“异类”、世人将“另眼以观”,我们便称违规者“不懂事”、“没礼貌”。说起“饭局”,其实它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这一词汇源于宋代,“饭”与“局”曾是两个完全无关的词,但宋人将它们组合,这是宋代文人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因为在饭局上有太多“玄机”。“鸿门宴”、“青梅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火烧庆功楼”等妇孺皆知的著名饭局,各个无不暗藏着不可告人的大阴谋。
在食文化中,中国的食文化也许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中国人吃饭很有讲究,从座位的排放到上菜的顺序,从谁先动第一筷到什么时候方可离席,饭桌上,中国的“礼仪之邦”让世人望尘莫及。另外,“无酒不成席”也是中国人的共识。酒的出现,一方面造就了酒文化,另个贡献就是为饭桌上增添了更多内涵,敬酒、劝酒可谓是中国饭局中最有特色的部分,这里面的学问更是高深莫测,要学到其中的要义还真需下一番苦功夫。
但是,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意识形态的发展。现在的食文化讲究“吃出高雅,吃出情调,吃出品位”,因此,西餐厅铺天盖地地在中国安家落户,高雅的情调、时尚的装束、干练的操作成为了年轻人的最爱。同时,它也逐渐成为了一门艺术。厨艺大比拼、电视上的营养健康小栏目、烹饪与调理等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学习提高、展现自我的平台之一。它也可算作一种品牌。在中国,有宫廷菜系与民间菜系之分,鲁、川、苏、粤四大菜系名扬天下,它们以自己独特的口味与风格使中国的“吃”文化走出中华、面向世界,成就了一张中国文化的靓丽名片。
(摘自河南教育科研网,有删节)
1.下列关于“食文化”的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食文化是有很强的融合性和开放性并能横向外衍出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语言文化、民俗文化、礼仪文化等其他的文化现象。
B. 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文化斗争与融合中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食文化变成一种礼仪和规则,至今仍被我们现代人所遵循,并作为文明人的标识,产生了深远影响。
C. 中国的食文化也许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因为中国人吃饭很有讲究,饭桌上,中国人的礼仪之多之细令世界其他各国不能相比。
D. 食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已衍生成为一种文化必需品,它衍生的各种文化现象已经深深的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当中,生根发芽。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食这种生理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这和“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表达的意思是完全一致的。
B. “饭局”、“霸王餐”它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曾是权力、地位的象征,最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就出现了一些带有玄机的“饭局”改变王朝或国家命运。
C. “吃饭请客”是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思想影响之下形成的一种心理习惯,已成为伦理、世俗所承认的、不允许违背的一种潜规则,这就是习俗形成的过程。
D. “无酒不成席”是中国人的共识。酒的出现,为饮食文化增添了更多内涵,因为敬酒、劝酒可谓是中国饭局中最有特色的部分,这里面的学问更是高深莫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食文化不断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安家,同时西餐也逐渐走入中国寻常百姓家,中西方的食文化都是一门艺术,一种品牌,这丰富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
B. 古代中国人祭祀土地神、灶神等文化现象实际上代表了心里的一种的寄托,是古人对敬畏神祗以及企盼风调雨顺的结果,是古人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正常表现。
C. 现代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当代中国人在食文化上要讲究“高雅”“情调”“品位”,这也就必然决定了西餐在中国的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它会被很多中国人喜爱。
D. 我们称某些违规者“不懂事”、“没礼貌”,这意味着这些人违背了人们之间约定俗成的一些潜规则,周围人将会对他瞧不起,这样的人会被视为“异类”。
二、古诗文阅读(4—9题,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4—7题)。(19分)
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景德元年,以毕士安参知政事,逾月,并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准以集贤殿大学士位士安下。是时,契丹内寇,纵游骑掠深、祁间,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意。准曰:“是狃我也。请练师命将,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是冬,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因请帝幸澶州。同列惧,欲退,准止之,令候帝驾起。帝难之,欲还内。准曰:“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勿还而行。”帝乃议亲征,召群臣问方略。
契丹既围瀛州,直犯贝、魏,中外震骇。参知政事王钦若,江南人也,请幸金陵。陈尧叟,蜀人也,请幸成都。帝问准,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若不知,曰:“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轶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乘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遂请帝幸澶州。
及至南城,契丹兵方盛,众请驻跸以觇军势。准固请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且王超领劲兵屯中山以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辽宁省抚顺一中2009-2010学年度假期验收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人教课..
辽宁省喀左蒙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汉语文模拟试题2 通用..
辽宁省喀左蒙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汉语文模拟试题1 人教..
辽宁省喀左蒙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汉语文模拟试题 人教..
辽宁省朝阳喀左蒙高中2010届高三汉语文测试题二 人教版
辽宁省朝阳喀左蒙高中2010届高三汉语文模拟试题 人教版
辽宁省朝阳喀左蒙高中2010学年度模拟考试汉语文试题 人教版
辽宁省辽阳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人..
辽宁省辽阳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人..
2010年辽宁省朝阳市联考高三汉语文考试卷 通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