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3道题,约7120个字。
  2009---2010学年高淳县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调研测试
  题号 书写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书写(3分)
  一(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蓬蒿( gāo)     谮害(zèn)     呕气(òu )     勒进肩膀(lē)
  B、干瘪( biě )     迷惘(wǎng)    狡黠(xiá )     味同嚼蜡(jiáo)
  C、慰藉( jí )    腻繁(nì )     诘难(jié)      吹毛求疵(cī)
  D、要决( jué)     锦嶂(jǐn)聒噪(guō)      恃财放旷( kuàng )
  2、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①帘卷西风,(李清照《醉花阴》)
  ②,,当时奢侈今何处?(张养号《山坡羊》)
  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
  ④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关雎》)
  ⑤,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⑥后值倾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⑦,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
  ⑧我们每天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有时真的很累,有时真的想放弃,但是,每当想起孟
  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中的“10个字,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6个字,6个字”
  又会重新鼓起我们前行的动力。
  学校开展了“关注我们的成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小丁、小红和你等组成合作小组,选择了以下几个专题。(9分)
  【青少年与营养】
  4、每年5 月20 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小红搜集到一份国家有关部门根据调查数据而制成的图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3 分)

  【青少年与网络】
  5、活动过程中,大家搜集到下面一则材料。
  我国拥有全世界人数最多的青少年网络群体,到2009年6月,我国的青少年网民人数达到了1.75亿,占到全国网民总数的51.8%。A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事关国家的兴衰。青少年的学习、模仿能力比较强,可塑性强,网上内容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B能否创建文明、健康、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非常重要。C为此,我们组织制定了《文明上网公约》,向广大网民要求“提倡社会关爱,摒弃低俗沉迷,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倡议,并且推出了绿色网络文化产品征集和推介方案,组织开展了优秀网络内容和业务的征集、推广和宣传活动,评选出一批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向全社会,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推荐。
  ⑴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上述材料的观点:(2分)
  ⑵上文画线句有两处有语病,请修改。(2分)
  ()句,修改:
  ()句,修改:
  ⑶根据材料内容,联系实际,为青少年网络安全拟一条宣传口号。(2分)
  二(45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3题。(17分)
  【古诗阅读】(4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涣。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6、下面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伊人”,就在水的另一边,触手可及。表现了诗人思念心切.
  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沿着河边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到处寻找,道路艰险且又漫长,表现追求之苦但执著追求不放弃。
  D. 本诗在结构上重复叠句,一唱三叹,使诗人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又使诗作行文富有变化而无重复呆滞之感。
  7、本诗对“蒹葭”就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分析其作用?(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