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90个字。
  《第一堂课》教学设计两则
  《第一堂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掌握本课的生字及重点词语、相关的文学知识,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
  分析小说中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
  体会作品中的悲痛情绪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
  探讨本课与《最后一课》的异同。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放映)
  请用下列句式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应该像一样,. 
  今天,我们的目光跟随着老舍先生,看一看我们中国人民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如何表现的,同样是教师,看看他们的爱国感情是否一样
  二、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有《骆驼祥子》等四部长篇小说。抗战爆发后,以主要精力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并坚持创作,写有20多部以抗日为题材的作品。解放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并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20多部剧本和几百万字的曲艺、散文、诗歌作品。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革”开始时因受迫害而死。
  三、关于《四世同堂》及时代背景。
  (幻灯片放映)
  四、解读文章内容。
  1、文题理解:指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瑞宣老师上的第一堂课。
  2、整体感知:本文描写了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某学校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表现了他仇恨敌人,却无法反抗的痛苦。
  3、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描写了日军入侵后瑞宣老师上课前的反常表现。
  第二部分(2——6):描写了上课时的课堂气氛和人物情绪,表现了人物的痛苦与无奈。
  4、学习第一部分。思考:
  (1)、平时的瑞宣表现怎样?今天表现如何?作者通过什么手法,想要表现什么?
  (明确:平时的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而今天却相反,他“怕”铃声。作者用对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第一堂课》教学设计2
  会宁县大沟中学王君明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
  过程和方法目标:
  分析小说中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人物形象深刻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品中的悲痛情绪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
  2、探讨本课与《最后一课》的异同(课后完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卢沟桥事变视频导入(时代背景)
  二、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中国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文革”开始时因受迫害而死。
  三、关于《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包括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第三部《饥荒》)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着古老的北京城。故事描写的是小羊圈胡同的十几户居民的生活。身为四世之尊的祁老太爷是一个倔强、正直,令人尊重的长者。儿子祁天佑是一个正派的生意人,结果反被日本人逼得投河自尽。长孙祁瑞宣,是一位中学英文教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也不为日寇做事,同贤妻韵梅维持一家老小生计。次孙祁瑞丰当了汉奸。三孙祁瑞全出城当了八路军。祁老太爷的曾孙小妞妞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活活饿死。小羊圈胡同的其他人或抗争、或被出卖,弄得家破人亡;或苟且偷生,认贼做父;有人被屠杀,有人被逼疯……这条胡同发生的一切,成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缩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