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490字。
  2010年高考复习专题
  ___正确使用成语
  【考点解说】
  对成语使用的考查已经成为高考中十分稳定的一种题型,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尽管大家可能天天使用成语,但考生面对这道题仍然不能轻松取胜。搞清成语使用的几种常见的错误,有助于作出正确的判断。成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有:
  (1)望文生义
  是由于不能准确理解成语的整体含义,甚至以今义曲解成语引起的。例如:“在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文不加点”应指作文一挥而就,不加修改成文,例句显然将它理解成了“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
  (2)色彩不当
  是由于不能辨识表义相近的成语的褒贬色彩而引起的。例如:“谭嗣同是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似乎少些刚烈。”“始作俑者”是指首开某种恶劣风气的人,或第一个做坏事的人,属于贬义词,例句显然未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3)用错对象
  由于未弄清成语的特定含义、适用范围而引起的。例如:“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的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当然不能用来修饰商品。
  (4)轻重不当
  由于不能理解词义相近的成语表义程度的轻重而引起的。例如:“你这真是高瞻远瞩啊,开学就提前准备好了,因此这次考试取得了班上前三名的好成绩。”“高瞻远瞩”语义太重,应用“先见之明”。
  【课前诊断】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这样改来改去的,反而改得不三不四的了。
  B.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C.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瓷的细润秀美、古玉的丰腴有泽和古钱的斑驳陆离吧。
  D.每天早晨,他蚱蜢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答:D。D句中的“指手画脚”本来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现在多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用于贬义。无论是哪一种意义,都不可用于修饰“练动作”。其他三句中最具干扰的是A句中的“不三不四”,它有两个义项:①不正派,②不像样子。从实际使用的频率看,第②种用法学生接触较少。而本句恰恰是第②种用法。此题提醒我们,今后成语的学习和复习,也不能忽视“偶用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师心自用,能突破某种思维定势,克服“高原现象”,从而登上创造的台阶。
  B.春运人流尚散去,在广州火车站广场公用电话区一带,一种屡试不爽的诈骗手法死灰复燃,广大旅客应该提高警惕。
  C.想到那些一边高喊“为人民服务”,一边大肆用公款填饱自己的酒囊饭袋的所谓公仆,他就气愤难抑。 
  D.不法商人昧着良心,制造大量“黑心棉”来坑害消费者,他们真是不名一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答:B。A句中的“师心自用“一般用来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显然不能用来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C句中的“酒囊饭袋”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人,不能用作“肠胃”意。D句中的“不名一钱”形容究到极点,连一文钱都没有,显然用错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初春,乍暖还寒,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B.半年来,奶奶的病一直不见好转,他怎能不忧心忡忡而且耿耿于怀呢?
  C.老王虽说已经退休了,但他精力充沛,在许多事情上都显示出他是个年富力强的人。
  D.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成为一个自强不息民族的必然选择。
  答:D。A中的“不寒而栗”是指不冷而发抖,形容很害怕,侧重点不是寒冷而是害怕。B中的“耿耿于怀”是“老想着,心里不安”的意思,侧重点不是忧虑,而是因心胸不宽总是把事情放在心上。C中的“年富力强”意思是年轻,精力充沛,“年富”指未来的岁月多而非年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的人真心地宣传科学启蒙民众,也有的人利用科学以售其奸,一时间,令人真假难辨,莫衷一是。
  B.我们公司的灯光设计师,在室内灯光设计大赛中拿过一等奖,他的设计一定会让您的新居蓬荜生辉。
  C.尽管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音乐仍深得观众喜爱。
  D.林林自卫失手致人死命,的确有罪,但罪不当死;判林林死刑,量刑过重,罚不当罪,同样有损法律的公正。
  答:D。“罚不当罪”指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A中“莫衷一是”指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B中“蓬荜生辉”是用以称谢他人过访之辞。C中“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