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军 神
金川中学 金海虹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能力。
2.学习运用对话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衬托、对比的写作方法。
4.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坚强的革命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重点:
分析文中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描写
教学突破口:
课本P57的插图
主要教学环节:
一、导语
本单元的第一课是《开国大典》,记叙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新
中国成立的盛况。新中国的成立是由无数革命前辈浴血奋战换来
的,他们有钢铁般的意志,非凡的毅力。课文《军神》中写的刘
伯承元帅就是其中一位。
板书:课题。
二、明确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能力。
2.学习运用对话描写和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三、借助注释,默读课文
〈一〉复习注释的类型,出示本文中的一些注释。
注释的类型:
1.有解题的。
2.有为生字新词注音或释义的。
鄙夷(bǐ yí) 从(cóng)容镇定
喋(dié)喋不休 崭(zhǎn)新
侮(wǔ)辱 数(shǔ)你的刀数(shù)
表示同意的应答声一声紧接一声。 (喏喏连声)
仔细看。 (审视)
形容说话多而不停止。 (喋喋不休)
能够称得上。 (堪称)
仰慕已久。 (久仰)
用奖赏的办法公开征招人去做某事。 (悬赏)
陪同做某事。 (奉陪)
3.有的是简介专用术语、人名、地名的等。
〈二〉默读课文,了解梗概
1.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根据注释推算,故事大致发生在哪年与哪年之间?
——辛亥革命后,1911年到1916年之间。
(从[北洋政府] [袁世凯] 这两个注释可知)
3.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将文章分成三部分。
四、提出突破口:看P57页插图,观察俩人的神态,动作。
思考:图片中刘伯承和沃克两人有怎样的动作和神态?
——友好地握手 微笑
五、分析沃克这一人物形象
那么,沃克医生原先对刘伯承的态度如何?
请在课文中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的词语。
从中可以看出沃克是一个怎样的人。
手术前:① 一开始“孤傲”、“冷冷地”、“粗暴”、“鄙夷”
——沃克医生是一个性格孤傲暴躁的人
② 而后“惊疑”、“怔住”、“火辣辣地”
手术时:“柔和” “再次怔住”
手术后:“惊呆了” “慈祥” “肃然起敬”
3.问: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
——沃克是个正直、尊重事实的人。
刘伯承的毅力感动了他,使他折服。
六、分析刘伯承这一人物形象。
1.在课文中划出描写刘伯承神态的词语。
——“从容镇定”“微微一笑”“平静”“一声不吭”
“汗如雨下”“青筋暴起”“脸色苍白”“勉强一笑”“微笑”。
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