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220字。  青岛市莱西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三月考语文试卷
  说明:
  1.本试题分为第1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或写在答题纸开头的答题表中;第Ⅱ卷为各类型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2.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顼是
  A.搪塞/塞车       渐变/熏陶渐染       给予/自给自足
  B.禅院禅让         菲薄/日薄西山       蹊跷/独辟蹊径
  C.奔赴投奔         慰藉/杯盘狼藉       量具/量入为出
  D.悱恻悱然         呼吁/长吁短叹       血泊膘泊异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弦律    追溯     出奇制胜    一诺千金
  B.凑合    精粹     旁征博引    蛛丝蚂迹
  C.部署    历练     漫不经心    流芳百世
  D.坐镇    妨碍     额首称庆    平心而沦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鲸和海豚的四肢也逐渐          成了鳝状。
  ②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        下,小林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③爷爷说他忘不了那一段         的往事,也忘不了曾帮助过他的人。
  A.蜕化     熏陶       辛酸
  B.退化     熏陶       辛酸
  C.退化     熏染       心酸
  D.蜕化     熏染       心酸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今年6月27日,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十三层的在建商品房居然齐根倒下,这令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老专家也叹为观止。
  B.作者以一座老宅即将拆除为契机,借一群芸芸众生极为日常化的生活,传递出那个万物复苏的年代里南方小镇骚动不安的气氛。
  C.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这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类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
  D.美军此次大规模清剿,不仅扫荡了阿富汗赫尔曼德河谷地区的恐怖分子,还能牵制巴基斯坦境内的部分塔利班武装,可谓一箭双雕。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梭罗的《瓦尔登湖》等中外散文佳作,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自然,又充满思辨色彩,耐人咀嚼。
  B.如果中国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造成的巨大负担,那么环境的恶化将会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为北京申奥成功作出贡献的《申办报告》是一幅全面展现中国北京风采的锦绣画卷,已被国际奥委会收藏,目前陈列在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中。
  D.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有容之大
  剑武
  回顾近30年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真有隔世之感。从那个人人自畏、噤若寒蝉、色调单一的年代到如今这个艺术家们四体畅达、神采飞扬、几近为所欲为,其间的距离有如天壤。
  人们说,当代中圆是一个没有艺术大师的时代,虽然大师的桂冠四处飞扬。面对河南安阳的殷墟刻辞甲骨,面对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人像,面对甘肃敦煌的石窟壁画……甚至面  对20世纪30年代的木刻与漫画、还有齐白石的红花墨叶、黄宾虹的郁勃山川、徐悲鸿的行空天马与傅抱石的散锋皴法等等,当代造型艺术家难免汗颜。但是,当代中国造型艺术的发展又是空前的,这就是其在主题、体裁、题材、风格、语言、材料、程序诸方面的多元进发态势。虽然有过反复和挫折,当代造型艺术家还是真正地拥有了表现一切的权力,也有了这种精神与物质的可能,主流与非主流艺术不仅和平共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是共享互生、相携而进的。造型艺术各门类各有各的天地,各有各的目标,也各有各的造化与成就。传统的与现代的、激进的与沉稳的、写实的与写意的、磅礴的与精微的、狂放的与收敛的,或者是兼工带写的、中西融合的、标新立异的……中国造型艺术的深刻性虽然差强人意,其丰富性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这样的自由欢快,这样的摇曳多姿,这样的色彩纷呈。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代造型艺术创作存在着重大主题表现不够、历史进程描述不力的缺陷,而大题小做、无病呻吟的情况并不少见。如何在读书的时候进一步提高境界,如何在写生的时候进一步开掘生活,如何在创作的时候进一步推敲斟酌,如何在艺术之内多花一点功夫、在艺术之外少用一点力气,是值得当代造型艺术家重视的。
  在任何一个民族中,艺术家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或者说他们都是一群难以管束的孩子。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艺术家特立独行的故事,也不乏统治者铲除异端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前十几年的历史教训就是在思想领域、也包括艺术领域的天地越来越小,道路越走越窄。
  “文革”十年,更是取消了大家思想的权利,取消了艺术家创作的权利,给中华民族造成了灭顶之灾。正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艺术创作自身的需要,近30年来,经过“拨乱反正”,冲破了“阶级斗争工具论”、“为政治服务论”、“主题先行论”等等艺术思想领域的诸多樊篱。经过解构重组,当代艺术界重新获得了思想的自由与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